据说HR圈流传着这样一条海归鄙视链:
研究生本科生北美研究生北美本科生英国研究生英国本科生澳洲研究生
看到这条鄙视链,为澳洲的同学抹一把泪,不过澳洲的同学们别哭,你们鄙视链的下游还有一年制硕士。
几乎每一个一年制硕士留学生,面试的时候都会被国内的HR直击灵魂的质疑的经历:
“你一年硕士能学到什么?”
“为什么你硕士只读了一年多时间?”
“看起来像是假硕士哎”
那么一年制硕士真的很水吗?
小职在这里和大家科普一下,一年制硕士,实际上是国外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授课式课程,与研究式课程相对应。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
“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of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ofArts,MA)、科学硕士(Masterof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
从培养目的而言,一年硕更偏向实用一些,应该和HR的需求更吻合一点。那为什么一年制的硕士更合适,为什么还会被HR质疑呢?
其实HR针对一年制硕士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它的含金量上。HR对一年制的硕士是非常质疑的。
1、时间这么短,到底能学到什么?
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
课时这个东西时间和质量一定成正比吗?
很多一年制硕士的留学生表示,学习并不轻松,反而压力很大:
曾经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
其实一年制的硕士,都是默认学生在本科生的阶段就已经打好了基础,所以在课程体系中不会加入基础的科目重复学习,这样效率更高的,再加上严格的考核制度,一年制的硕士质量,完成称不上打折扣,含金量也是很高的!
(其实国内三年硕士,大部分也只上一年课程,其余时间主要是实践)
2、“硕士速成班”,用来混文凭?
一年制硕士因其花费少、学制短、性价比高的特点,成为国内留学家庭的首选,导致出现了热门专业中国人扎堆的现象。
但是中国人扎堆就是水吗?
不可否认,留学生中的确存在“水学历”的现象,但是以此延伸在整体未免太不公平,要知道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
事实上,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