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阶段,一般分三种,一是整个大学都是中外合作的,有独立法人资格。代表学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二是整个学院都是中外合作,学院独立运行,但不具有法人资格。代表学院有浙大爱丁堡学院、伊利诺伊学院、交大密西根学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等。三是专业或项目中外合作的。这是最多的,从高校到一般的民办高校都有,既有合作办学,也有国际课程形式,多为项目制。
作为一个中国的高校,能入选名校,正常的录取分数自然非常高,个别专业更是国内排名靠前的,分数有可能超过。那么有一些差几十分的考生如果依然想要进入这所大学,唯一的选择就是中外合作项目,这算是高校和学生之间做出的一个折中选择,当然你肯定要付出高额学费,算是花钱买分吧。但是大家都清楚,录取分数低,自然毕业要求也会降低,学校设置课程的内容也会大打折扣。有的中外合作项目,项目是一个“中间人”承包下来的,随便找了几个外教。这里我不说,可能大家都懂了。下面,我来说下我的个人看法,究竟是选择普通本科还是的中外合作
1不管你是中外合作,还是普通本科,我想未来在国内找工作的几率会比较大,的教育背景可以使你的应聘岗位完全提高一个档次,但是中外合作的项目,让HR会觉得比较“野鸡”,他们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怎么办?
当然也有特例: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日趋成熟,部分国内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也在逐步去掉(中外合作)四个字,这样的话,最终获得的毕业证却都一样,这也是一个巨大优势,性价比就高。当然,我看到了有这种说法:(校友、同学资源,你在一所学校里所接触到的同学,朋友一般会比普通院校能力方面更优秀一点,大学是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踏入社会前你积攒人脉资源越优质,未来就会有更好的机会在等你)看完了这句话,各位考生和考生家长会怎么想?我竟然无意反驳!大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有任何关系吗?不在同一个校区,甚至有的都不在同一个城市,的人脉是设计好的!
2对以后如果有留学计划,中外合作的课程设置上一定会有更多的准备,便于之后在国外的再深造,是的,国外的深造。但是,这些深造的国外大学可能都非常差,你深造回来了,花了很多钱,然后发现国内HR还是不知道这个学校,或者拿着低微的薪水,心里还想着我是一名海归!大家想想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吗?你的教育方面付出的是真金白银,仅在国内大学期间,一般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是普通本科专业5倍,至少!
3国内普通本科,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一套经过几十年办学后沉淀下来的完善制度和考试模式,哪怕因为高考没有考好读了一个普通本科,以后还是可以读本校的硕士,,硕士,这是中外合作办学做不到的。最起码才这四年中,经济能承受得起,只要自己努力学业也不会耽误。在大学所在地就业,我想性价比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