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亦是升学季,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入大学……无论你在哪个新阶段,人生学习的路就像进入一座城池。
进入城门,门中还有门。学完这一阶段出门继续前行,前面又有门,一扇扇向你打开的门,一个个向你授教的人,伴你走完一程又一程,你一直没有离开这座城。即使有一天你毕业了,撕掉学生的的标签,学习这件事从来也不会停止。
因为新冠疫情被大众知晓的张文宏医生在一次讲话中回忆起学医的那段经历。他是这样说的:“本科我就读了六年,硕士读了三年,博士读了四年,你看我读个医读了十三年,你都赚了多少钱了你想想看,你们一般读四年就开始挣钱了对吧,我读了13年。也就是说我九年的时间我在干什么?我基本都在读书,拿很低微的学生工资是不是?所以说应该是非常苦的。但是毕业了,我今天又做了几十年的医生,今天回过头来我再看,我在医学院里过得点点滴滴倒是最幸福的时光。而且呢那点苦现在觉得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在这里奉劝所有还在大学里读书的孩子,或者在高中时代还在读书的孩子,大家能够珍惜自己读书时间,你今天读的每一句书,你花的每一分钟的努力,将来都会有所回报!”
学医应该是大学所有专业里面最苦的,而这样的苦,张文宏医生吃了13年,然而再回首时已经没有了苦味,只有为梦想而努力散发的甜以及满满的幸福感。
其实直到今天,已经是医之大成者的张文宏仍然没有停止学习,只是换了一个学习的主场地,医院。
时间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有一位中国历史上称之为“药圣”的医生,你在历史书上一定看到过他的名字,他就是李时珍,提起李时珍,大家都会想到他的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者,于是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医药颇感兴趣。但是因为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收入少,生活很是艰苦,李父并不愿意他的孩子再学医药,一心想要他考科举谋取个一官半职。无奈李时珍并不热衷于科举,一心学医,钻研医药。
李时珍在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许多错误,于是下定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年,李时珍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参考了多部书籍,并多次外出考察,足迹遍布在湖广江西等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经过27年的不断努力,李时珍终于在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这一年他61岁。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本草纲目》后又经过数十年的修改,直到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才在金陵正式刊行。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像李时珍、张文宏这样的术业有专攻的人才会一生都在学习中,普通人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呀我们的一生从年少入学堂开始,关于学习这件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有的人一心钻研专业技能并且不断精进终有所成,而有的人毕业之后开始学的便是如何在各种工作中浑水摸鱼罢了。
同样是学习,前期更难,后者更容易,但是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容易了,容易的事做着做着也会变难。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