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万如何规划硕

        

年12月28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万人,同比增加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此外,受国际疫情影响,这两年返回国内就业的海外留学生不断增加,所以整体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每年都说就业难,今年堪称史上更难。

图片来源:pexels

事实上,每一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创新历史新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数,较10年前增长了58%,是20年前的7倍多。

某招聘网发布《高校毕业生秋招行情》。对高校毕业生招聘的多家雇主统计发现,七成以上的雇主届毕业生招聘量超过了届毕业生,43%的雇主届毕业生招聘量达到了三年来的最大值。但是面对难得一遇的需求热度,毕业生们更热衷于读研,受访的/本科毕业生中64%表示会参加研究生或者公务员考试。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毕业生们更愿意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答案是:进体制和读研。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万,首破万;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万,较比上一年上涨80万,达历年最高。另外据各省市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实况,参考人数也有一定上升趋势。

进体制

近年来,曾经对体制内没那么感兴趣的毕业生们,他们想通了——“宇宙尽头是编制”。

以清华大学为例。根据《清华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人,其中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46.1%,如果加上国有企业,这个比例为69.9%。

《清华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这不是今年才有的独特现象,而是近些年来的普遍趋势。

从已发布年就业质量报告的“双一流”高校来看,签约就业毕业生中进入体制(不含国企)的情况为:4成毕业生进体制的高校不在少数,最多达9成。一些学校因为特殊的性质,进入体制内的占比极大。

考研

今年不少同学哀嚎的考研,就不用多介绍了吧?

前述《行情》显示,在秋招中对名/的应届毕业生调查发现,64%的本科毕业生表示会参加研究生考试,26%的硕士研究生考虑读博。

每年研考,除了日益增长的应届毕业生,同时也有大量二战、三战考生参加。而且、高校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多所非“双一流”院校的报考热度也在持续攀升,增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出现了翻倍的情况。

由此可见,多数同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选择“考研”、“考公”等慢就业选项。

前述北京大学的调查显示,有7.9%的毕业生选择了“不就业拟升学”或“其他暂不就业”,比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而在近几年每年庞大的考研队伍中,就有相当比例的往届生。

“不就业拟升学”成为一个新趋势;国内考研越来越难;“内卷”一直在进行;入职的起步门槛越来越高......

其实,换一个赛道,换一种思路,一样可以为求职就业锦上添花!

国内考研VS韩国硕士留学

01

时间成本

国内研究生学制一般2-3年,而韩国硕士多为1-2年制。

国内研究生3年的学习里更加倾向学术研究,要发文章、做科研、跟导师项目,对于想提升就业竞争,要快速深入了解行业内部,并希望快速上手用于实践的人来说,时间似乎长了些。如果从这些方面看,把目光转向国际,也许是更加适应就业需求和发展的选择。

图片来源:unsplash

02

入读难度

国内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多,入读、院校的竞争尤为激烈。入学需要经过笔试和复试,通过后才能拿到录取资格。

韩国大学硕士采用申请制,需要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可以一次申请多所院校、多个专业,学生可以对比收到的offer,自主选择最终就读的院校和专业。

03

发展前景

无论在国内读研,还是海外留学,通过研究生阶段学习来获得名校背景的支持,都可以在未来就业竞争中有所加持,与本科毕业生相比,一般起薪和发展空间更大。

与国内读研相比,留学一方面可以享受到海外院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更国际化的学习氛围,获取中留服认证的学位,掌握实用的韩语,同时也能够开拓视野,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戳一戳链接了解韩国延世大学年硕士招生简章韩国延世大学硕士招生简章或者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