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几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剧增,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扩招,学生人数急剧扩张;另一方面就业压力大,本科学历完全没有竞争力。本科学校很一般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考研,努力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同学,在就业方面表现哪些不同呢?欢迎看以下三个方面。
一:喜欢去学校当老师
很多名校硕士毕业生,首选的就是去学校当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感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学校老师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2.学校老师休息时间比较多,除了寒暑假周六日,每周工作日也有很多休息时间。3.学校老师薪酬福利待遇好,寒暑假不上班也有工资退休还有丰厚养老金。主要这三个方面太有诱惑力,对于一个名校研究生毕业的同学,选择去学校当老师无疑是一份美差。
例如:我有一个朋友,之前是一家公司的大客户经理,年薪10万+。突然辞去一个大学当当辅导员,拿着月薪的工资,感觉跟占便宜一样。后来和他的聊天当中,才发现在大学当老师真的很不错。面对同学们很亲切,同时天天也不用忙着各种应酬,休息时间比较多。他说宁愿这样工资低一点,也感觉很值得。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感受是怎样的呢?
第二:更倾向于企事业单位
很多名校研究生毕业,更倾向一些对学历有严格要求的企事业单位。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单位?一方面单位严格限制学历,提高了就业门槛减少了压力;另一方面这些单位各种福利待遇好,比较稳定。
我有一个同学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虽然有些时候会忙点会累点,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很清闲的。跟着领导去各地市调研,虽然平时工资不高,但就去各个地方调研补贴的费用挺高。而且每年年终还有精神文明奖等各种年终奖金。少说几千,多则几万,这是很多在私营企业不能比的优势。
虽然有时他也会抱怨无聊,但是还是不愿意离开那么好的环境。因为无论从薪酬福利待遇,还是工作的稳定舒适性,私营民营企业都是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校研究生毕业,没有去私营民营企业去拿高薪,更倾向于企事业单位的原因。
第三:选择名优企业
我所说的名优企业是私营民营企业中佼佼者。例如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小米,京东等一批优秀的世界强民营私营企业。他们把自己的就业基准点抬得很高,主要因为两个方面。第一:名优企业薪酬福利待遇好,发展空间很明朗。第二:名优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有利于开阔眼界培养职业素养。
我有一个同学后来选择了一家上市企业。他一开始和我一样,都是做小公司做运营策划。后来他去了这家上市公司。有个最大的感受是,更加系统全面去理解运营策划。他说:之前在那家小企业,最多见到最大的方案,也不过几百万。而在这家上市企业,几百万的方案随处可见,上千万上亿的项目也有。极大的更新了他的认知,开阔了他的眼界,感觉自己之前就像井底之蛙一样。
努力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同学,就业会有哪些不同。喜欢去学校当老师,更倾向于企事业单位,选择名优企业。就业层次大不同,网友评论不一般!
你身边有哪些朋友,本科很一般但努力考上名校研究生了,他们现在都在哪工作?感觉怎么样?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