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上课·读书·论文
活动:辩论·乒乓·志愿
生活:爱情·友情·亲情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若不是年高考的阴差阳错,年的我就不会有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毕业的如愿以偿,亦不会有保送研究生至武汉大学文学院写作学专业的水到渠成。NO.1学业上课·读书·论文1、上课本科的我,喜欢听课,总想多见识些老师。所以,除了人文班安排的文史哲必修课,我会跑去听心理学的课、蹭社会学的课,又修读了法学院双学位的课。很多知识或许在今天已经模糊,但我依旧记得在停电教室开着手机照明听苏德超老师讲授“因果关系”,讨论“谁杀害了王八蛋”;记得自以为擅长演讲的自己,被陈建军老师提醒“身体站定后,再开始说话”;记得孙晋老师对法治精神和市场经济的强调……就这样,本来个学分达标的培养计划,我拿了个学分。毋庸置疑,它们带来收获将使我受益终身。2、读书大一时,谢国荣老师在“美国史”课上说“一个人大学四年能完整读完一百本书便不是虚度时光”。由此,我立下flag:一定要在毕业前读完一百本经典著作。从那时起,我陆续熟悉了米瑟斯、萨维尼、亨廷顿、刘勰以及中外思想史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有了自己的学术偶像。终于,我提前一年——在大三实现了这个“小目标”。读书的理由也很简单:扩展视野、训练思维、提升认知、开拓格局、感受伟大的心灵。3、论文写论文是心累的,但每次一想到我的导师戴红贤教授会细致地帮我批改,便觉得要对得起她的付出。哪怕不能尽如人意,至少无愧于心。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思想”之“义”: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的第三要素》一共写了三万字。从打磨章节标题,到斟酌语句表达,幸得戴老师一字一句地批注。她指导我前后修改十余遍,论文方才定稿。后来,我赴美国盐湖城,在AltaConference国际学术会议上所宣读的论文,也是由戴老师和我的学长学姐们帮我反复推敲。这让我逐渐认识到学术应有的严谨与踏实。NO.2活动辩论·乒乓·志愿1、辩论辩论于我,是执念,是羁绊。我曾因和队友一起讨论我以为无懈可击的观点,拍案而起;也曾因和队友一起输掉我以为胜券在握的比赛,心灰意冷。那时,刘华珺告诉我两句话,我把它记在心里,也时常向他人讲起:第一句,“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起”;第二句,“输掉的比赛,总会一场一场赢回来”。那时,张静雅也给我写过邮件,跟我说“不可以缺席文学辩的未来”。风风雨雨,林林总总,日子来到年12月8日。已经是研究生的我和队友站在“红枫”决赛的舞台,以冠军和“全程最佳辩手”给了过去一个交代:事竟成,天不负。2、乒乓我喜欢射箭、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但最擅长的还是乒乓球。在风雨球馆的两个学期乒乓球体育课,是我大学四年唯一一门得到分的课程。打球间隙,刘江丽老师总会和我聊聊生活、聊聊学业,还介绍几位朝鲜友人给我认识、与我约球。乒乓球也让我认识了张雅俐学姐。有一次参加团体比赛,我们这个队虽然只有我和她两个人,竟然也一路撑到半决赛。这大概比以前拿到冠军还让我难忘。此外,我分手后的几天也是与乒乓球度过。球友李思奇告诉我:“即便是恋爱,也不能失去自我。”3、志愿即使没有志愿者的身份,我也会时常参与一些志愿活动。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心血来潮参与公益组织,给小学生讲解诗词;另一次是党支部活动,陪护患有听障的儿童。两次与儿童接触的志愿活动,与其说是我帮助他们,不如说是这些儿童帮助我意识到了一些我平常可能忽略的东西。在诗词讲解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求知欲出乎我的意料。若不是之前准备周密,我定然会在台上出丑。在陪听力不佳的儿童跳舞画画时,我前所未有地感觉到生命的美好。尽管我自己的官能是完整的,但在心灵上,我可能还不如他们纯粹、乐观。NO.3生活爱情·友情·亲情1、爱情在最美校园,如果不谈一场恋爱,那么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钱钟书说“一个人时,安静而丰盛;两个人时,温暖而踏实”。很幸运,在武汉大学的本科四年里,我曾有过温暖而踏实的天。可就像《小王子》里的感叹:“我当时太年轻了,还不懂得如何去爱她。”而今当我再回首这段感情,少了莫名的感伤,多了认真的反思:如果足够幸运,再遇到一份真挚的感情,我会更有能力把握和珍惜吗?AllthatIaskofyouinreturnisthatyouwillbeatruelover.我不确定答案,只知道自己会全力以赴,之后或是与子偕老、或是愿赌服输。2、友情我的朋友不多,可就是那么几个,时而锦上添花,时而雪中送炭。只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