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的孩子该学医吗医学博士讲述求职经

北京中科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我们知道,社会阶层让我们本来自由的灵魂横生无数限制,家庭背景、人脉、经济条件,限制着我们对一些行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发展。

于是,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很多专业其实就不在我们的可选范围内了。比如艺术类专业,作为烧钱多却回收堪忧的标志专业,我们不能在这条道路上豪赌。

而对于我们这样的孩子,一位人大的教授曾经给出了一条自己的建议,他表示:普通人家的孩子,学医才是最好的道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从医学本到硕到博,跨越原有的阶层。

但前不久却有一位首医的医学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让本来想要学医的同学打起了退堂鼓。

医学博士的求职经历,满满都是心酸

对于“医学才是普通人家孩子最好道路”的这个观点,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依靠学历和资历跨越阶层。但我们也知道,医学类的院校和专业向来是热门,就算想进入本科也是非常难的。

而医学考硕考博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这条路明显没有从教授嘴里说出来那么简单。所以在下定决心走上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之前,学生们必须要弄清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这么高的学历,是否真的能够打破阶层获得更好的职位和薪资呢?

周围分享求职经历的医学博士来自于首都医科大学,这所大学在医学类院校中也是排名非常靠前的,更何况这位学生还拿到了博士学位,简直就是大神级别的人物。

但这位大神级别的人物在就业时却屡屡碰壁,刚从学校走入社会的时候,学生对自己非常有自信,无论是学历,还是10年积累的知识量,医院的工作。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位博医院走了一大圈,结果全部落水。门槛和笔试都能够通过,但每到面试环节,不是被刷了就是有更优秀的人挤掉了自己。

前三甲面不上,博士只能认清现实,放低了自己对于就业单位的期待,最医院面试上了。这是好消息,但坏消息是每个月只能拿到1万月薪。

十年的医学求学经历,无数个日夜的科研与实践奋斗。这十年里,博士只有无尽的投入,却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然而这些的努力与付出,最终只换来了1万的月薪。

别说普通家庭能不能支撑得起这10年里的学费支出,单纯看结果每月一万的月薪,莫非就是教授所说的突破阶层而后得到的高薪吗?

而这位首医博士的经历也并不是个例,不少医学生都在感慨如今医学生也不再值钱了。基于这样的现实,又想到今年高考报志愿是医学类专业的火热——普通人家的孩子真的能够选择学医吗?

普通家庭的学生,能够学得起医学类专业吗?

其实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家庭来说,如果学生想要求学发展,还是能够支撑学生读到研究生的。但如果学生选择的是医学,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首先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制是一般为5年,也就是说要交5年的学费和住宿费,而医学类专业的学费通常也要比普通专业贵上一些。

其次就是医学生难免需要考研,至少也得是一个硕士,这是因为本科医学生在毕业之后是真的很尴尬。可能只能去乡镇卫生所谋求职位。但这样性价比还不如考研。

因为本科毕业生哪怕是进入了乡镇,也只能从最基层的住院医师干起。而我们都知道人不能一辈子待在基层,我们都是想往上爬的,而想往上爬,需要学生有三年的规培证书。

而如果学生选择考研进入了医学专硕,那么毕业时就可以拿到规培证。相当于一边学习。一边在积累升职的资本,有了硕士生的身份,无论就业还是晋升都更迅速。

但如果学生们想读医学硕士,无论学硕还是专硕。费用都是大问题。毕竟医学涉及很多项目实践等等,每走一步都需要花钱。不仅仅只有学费这一项。

而想要如教授所说打破阶层,硕士明显是不够的。而读博士需要的钱,一年就是很多普通家庭承受不起的金额了。只花钱无收入,也让医学生的前期投入变得无可估量。

写在最后

虽然不得不说,不是所有学生成为医学博士后,都像这位首医博士一样面临窘境。如果是四大天王。出身的医学生或者是医学院中比较强势专业出来的学生,还是会很吃香。

但这样的学生也是屈指可数,所以普通家庭的学生,真的要仔细考虑自己能不能有资本承担这样的断崖式投入与回收的风险。#医学生#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