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外合办专业变得越来越受高考考生与家长们的追捧,比名校普通专业分数略低的录取线,毕业后拿到手的国内国外双文凭,还能接受原汁原味的西方教育,这些优势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最近,国内多所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取得新进展,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起来看看。
01山东中医药大学:设立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与美国俄勒冈太平洋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复设立。该机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批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将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纵向贯通的眼视光高等教育,开设眼视光学本科、眼科学(视觉科学)硕士、视觉科学博士专业课程。学院将融合中美双方高校优势,促进“新医科”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美国眼视光优质资源的整体系统引进。学院的设立,是落实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国际化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是山东省首例设置本硕博纵向贯通的合作办学机构,也是我国合作办学模式的新尝试和积极探索。
02中国海洋大学:设立海德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的函》(教外函〔〕24号),中国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许可证编号为MOE37AUA02DNR2078N)正式获批。这是中国海洋大学获批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机构名称为: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
该机构获批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开设生物技术(H)、食品科学与工程(H)、数学与应用数学(H)三个本科专业,年首批计划招生不超过人。海德学院致力于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立足中国本土的创新人才,强化智能数据分析基础、突出海洋与国际化培养特色,建设创新型、示范性国际化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的设立,是学校贯彻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方针政策、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和青岛市独特的城市优势,与外国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切实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海洋强国战略、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再上新台阶。
03青岛农业大学:设立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
年,青岛农业大学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联合设立的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该学院设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和物流管理4个本科专业,将全部于年开始招生。
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采取“4+0”双学位培养模式,在青岛农业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同时注册为全日制学生。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将派遣优秀教师来青授课,中英双方优秀教师协力执教,中英文授课,学生无需出国即可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及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有机会直接申请到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读研深造,同时也可申请国外其他学校的研究生项目。
04华南农业大学:设立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月26日,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该学院是华农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联合申报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两校年以来成功举办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升级版。
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总规模为人,每年招收人,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年开始招生。学院开设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三个本科专业,采取双注册、双学位、“4+0”培养模式,实现不出国留学。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后,可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05湖北大学: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
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