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是一种什么体验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我没当过院士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但周围有人当过。

首先,院士的研究生面子上还是很好的,自觉比其他导师的学生来得高大上一些,层次高一些。

当院士的学生好处也是比较多的,课题组比较有钱,设备好,经费足,出去开个会,交流一下很方便。另外,出去找工作或者再深造也容易,院士写封推荐信,非常管用。如果今后自己还在学术圈或者产业界混的话,院士导师非常非常管用,给你搭台子,找人脉,申请基金。当然啦,前提是你也很优秀,也挺能来事,跟院士关系不错,他喜欢你。

如果院士能亲自指导科研,则是更好,一般院士站得高,看得远,他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式都有独到之处。如果学生能学到一些,就受用终身。我听过好几位老教授说过,比如当黄昆院士的学生,黄昆的为人、治学、做科研影响了他一辈子。

最好的院士导师是这种,他很有当院士的潜质,你读博的时候还不是院士。他需要成果,所以,他对学生要求极高,要出成果。这个时间的导师最好,跟学生更为亲近,俩人一起奋斗啊,一起搞研究,而且要求高,能真正提高水平。

大家有心的话,可以看到一些院士的学生也都是大牛,业内一般把这样的院士称为学阀。一方面,确实他的水平高,带出来的学生水平也高。另一方面,他的人脉也很重要,学生可以很快在圈子里面出道。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挺重要的。

次一些的,即便不给你搭台子,你出门说自己的导师是院士,也是非常有面的事,也能提高自己的身价。我周围就有人,时不时把自己的导师挂嘴边,他导师是名人院士,大家都知道。中国得诺奖的人不多,我认识几位自己导师是诺奖得主,他们的简历就直接把导师名字写上去的。这些大牛的学生总体来说,学术生涯要比普通人要平顺许多。

前面说的是混得好的学生,混得不好的学生有时候会比较痛苦。一般院士不管具体学生和题目,学生见到他的次数非常有限,一学期见两次算不错了。一般都有小导师带,那位小导师负责一切。在学术上有小导师带,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不算什么。

麻烦的是,院士一般自重身份,对学生要求很高,比如,科研题目要本领域最前沿的,有自己的独到性。一个课题讨论会,就会让人很害怕,训斥学生概念不清,或者知识面不够。写篇论文,也会被各种训,从参考文献到行文,到标点符号,要求都是非常严格,必须一丝不苟。当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更是比普通导师的要高不少。

有些只想混博士文凭的人就很惨。我见到过一位,博士读了6年没毕业,她都要崩溃了。她托其他人去问那位院士,能否通融一下。我在旁边,听到了对话。那位院士说,不好意思,她的课题还没有足够多的成果,我要求严一点,没有达到要求就不能毕业,再待一年吧。

所以,当院士学生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要看自己的本事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