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研究生一年级的李小明坚持主动退学。
作为理论数学研究的研究生一年级新生,李同学是以保研的身份进入了学校最好的理科实验室。但是研究生一年级上半学期刚过完,李同学就主动提出要退学了。
当时,实验室的主任、学院副院长、同班同学、师哥师姐都纷纷过来劝他要三思而后决定,最终他同意先办理休学手续,给他一年的时间去考虑,如果一年后没有按时复学,就以退学处理。大家这样劝他,也是担心哪天他觉得这个决定是错误的,或者又后悔了,还有一次重新读研的机会。
按常理来说,保研的本科生,都是相对优秀的学生,也会经过慎重考虑才选择继续读研究生。可还不到开学半学期,李小明同学为什么会突然做出主动退学的决定?
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主动退学的原因有3个。
第一个原因,作为一名非、非、非一流学科、非一流大学的“四非”天坑专业的数学类研究生,平台不够竞争力,即使拼了全力能够勉强毕业,也可以预想到将来的工资和起点会很低,没有吸引力。
第二个原因,学了四年数学专业的本科,已经发现数学并非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专业,通过这半个学期的上课,跟发现对研究数学并不感兴趣,自己也没有任何研究数学的状态,如果这样继续混下去,对于将来写论文也是很灌水,完全是在混一个研究生学历,对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毫无用处。
作为一个硕士生导师,笔者也是从研究生阶段过来的,对于刚入学研究生就产生退学的想法还是很有感触的。虽然笔者也参加了规劝这个保研学生的退伍,但是说实话,内心还是有点认同这个研究生做法的,既然学生已经知道自己能力与数学研究所需要的能力没有很好匹配,那为什么不早点退学呢?如果明明知道自己能力达不到优秀毕业的标准(可能保研的学生对自己最低的要求起码是要优秀毕业吧),还继续混下去,最后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那对自己内心的影响可能是长久的,对研究生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其实更大。
毫无疑问,这位保研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退学,是经过谨慎分析和研判的,也需要巨大的勇气。能够获得保研资格,跳过千军万马的竞争顺利上岸,在亲朋好友、老师、父母眼里都是学霸,突然却不读研究生了,要主动退学,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其实,读过研究生的人都或多或少会产生退学的想法,每年也有很多延期毕业的研究生被高校清退。比如最近东北某大学,就一次性清退50多位博士研究生,据说有的博士研究生竟然读了17年还没有办法正常毕业。这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越来越严格,那些抱着想混一混,时间到了就能博士毕业想法的学生,如今已经行不通。
面对研究生教育,我们应该还要更敬畏一些,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