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港大文学学士伦敦大学教育硕士,毕业

白癜风需要用什么药 https://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高宝宝卢姗这段时间特别忙,除了忙着公司里的事情之外,最近,她还被一家很大的数字货币公司看中了。他们通过猎头公司,想要挖卢姗过去。本来,卢姗对这家公司不太感兴趣。她第一次接到猎头公司电话的时候,一听说这家公司的总部在北京,当时就拒绝了。后来她无意间跟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我还万般遗憾地说:为什么不跟妈妈商量一下呢?就算不想去,多一个面试经历、多积累一点经验也好啊!其实,我这么说是有私心的——我是多么希望卢姗能去北京工作,尽管我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就在我遗憾地以为,卢姗和这家公司就此错过的时候,那家猎头公司又来找卢姗了——他们并没有因为遭到一次拒绝就善罢甘休。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卢姗,希望她能给委托方一个机会,合作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就当随便聊聊天,就当多交几个朋友。这一次,卢姗答应了。于是,就有了一开始的人事部主管面试,接着是的市场部主管面试,后来还有两个什么部门主管的面试,我不记得了。卢姗说,后面的几次面试,其实他们就是在一起聊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卢姗还跟他们分享了很多工作中的经验。每次面试(聊天)结束,我都会小心翼翼地问她:还顺利吗?每次,她都会轻描淡写地回答:还可以吧!我知道,卢姗嘴里的“还可以吧”,对于我来讲就是“非常可以”的意思。这家公司是多么希望能把卢姗挖过去啊!可是,眼看着好几个部门主管都没能得到卢姗肯定的答复,他们的副总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出马。一听说副总要跟卢姗聊一聊,我高兴坏了。那天他们约的时间是下午5点,四点刚过,我就催着卢姗去洗了脸,然后强行给她梳洗打扮了一番。记得那天卢姗在房间面试的时候,我在外边悄悄地跟读者群里的小伙伴说:其实我也挺优秀啊,可是为什么从来没有猎头公司来找我呢?大家还开玩笑似地跟我说,让卢姗跟他们谈条件:想让我加入你们可以,一定要把妈妈带上(这是买一赠一吗)。大家的玩笑话,又让我想起了卢姗高中毕业那年的四月份。香港的高考还没结束,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就迫不及待地来了。记得那天当门铃被按响的时候,是我跑过去开的门。门外站着的,是一个穿着邮递员制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这是卢姗的家吗?有一封她的特快专递!”我看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大红信封,我的心“砰砰”地狂跳起来。“是的,是卢姗家。卢姗,卢姗!快来,你的特快专递!”我大声地冲着卢姗房间喊。卢姗闻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递上身份证,然后从邮递员手里接过那个大红信封,我看见那个大红信封上写着“北京大学”四个大字。那一刻,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宝宝快拆开,快拆开!”“妈妈拆!妈妈拆!”卢姗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我坐到了沙发上,然后把大信封递到我手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一张北大录取通知书赫然出现在眼前!虽然,我早就知道卢姗会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当那张沉甸甸的纸真的拿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我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妈妈,这张录取通知书是您的,是我送给您的礼物。卢姗说着,拥抱了我。那一刻我就已经明白,卢姗不会选择北大了。我一边掉着眼泪,一边笑着对卢姗说:宝宝能不能跟北大说说,把录取通知书上改成妈妈的名字?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那都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因为卢姗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和德语,所以除了和我说中文,我基本上听不见她讲中文。可是,卢姗那天的面试,全程都是用普通话进行的。那是多么自然、亲切、沁人心扉的语言啊!面试的时候,我听见那位副总问卢姗:你本科学的是英国文学,硕士学的是教育,可为什么能把一份跟金融有关的工作做得这么好呢?当我把这个问题告诉群里的小伙伴之后,有几个好奇宝宝马上对我说:好想知道卢姗是怎么回答的。今天我就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解答一下。卢姗是年圣诞节之前回到香港来的,因为她提前半年从伦敦大学毕业,再加上在伦敦的一年半里学习太累,又吃不好,瘦得像根豆芽一样。所以,我本来是打算让她休整半年再出去工作的。可是春节刚过,卢姗港大的一个老师就打电话给她,说有一家数字货币公司有一个不错的职位,问卢姗愿不愿意去试试。卢姗有点心动,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如果你想去锻炼一下,那就试试吧。其实,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数字货币(其实现在也不太知道)。于是,经过了5、6轮面试之后,小姑娘很快就去工作了,一直到今天。至于卢姗这样一个学英国文学和教育的,为什么能把这份跨行业的金融工作做好呢?那是因为她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解和介入数字货币了。第一次听说“比特币”这个词,是在卢姗大二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两个在跑完步回家的路上,她拿出手机,一边给我看她的比特币账号,一边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解。可是,可怜的我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比特币。所以,卢姗那天晚上给我讲的,我一句都没听懂。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也并不一定是自己意料之中的。就好像卢姗,我那么希望她能去北大学历史,可她却选择了港大的英国文学,可能那个时候的她,偶像是杰弗里·乔叟吧。她去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学教育,可能她那个时候的梦想,是毕业后能从事跟教育相关的工作吧。可是,等她把所有想读的书都读完之后,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选择了一份跟她的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这像极了人生。卢姗是个优秀的小姑娘,连我这个当妈的都这么认为。从小到大,她得到的赞赏太多了。可是每次面对别人的表扬,她总是谦虚地笑笑,从来不自满。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嘱咐我:妈妈,别把我的考试成绩告诉别的小朋友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她们的妈妈会拿我和她们自己的孩子比,然后她们的孩子就会挨骂,这对那些小朋友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呢?”“因为她们只知道她们的孩子成绩不好,可是她们自己从来不陪着她们的孩子学习。”直到现在,卢姗也还是常常这样嘱咐我,让我别总是把她的事跟我读者群里的妈妈们说,她害怕我给大家制造焦虑。但我是这样想的:其实,卢姗小姑娘身上有很多值得写的东西。虽然每次跟小伙伴们提到卢姗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我绝对不是为了炫耀。这没什么好炫耀的,因为都是我背后付出换来的。我只是想让大家看见优秀的样子,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只要你用心、努力,你的孩子也可以像卢姗一样。相信我。你的转发便是最大支持作者:高宝宝15岁写小说,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她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