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大众心中认可的“高级职业”,是高薪、高福利、高技术的代名词。但是想要成为医生却难度很大,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都要经历重重考验。
想当医生有多难?
和其他的普通职业不一样,医生不存在“半路出家”的情况。不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医,都要在学校念够一定的年限,获得相应的资格证和毕业证才行。
医学专业由于本身的专业难度,在学习中和其余专业也不一样。除了每天课都很多外,本科也比普通专业学制长,起步就是5年制。
而且最让学生们抓狂的事情,就是本科毕业是没什么好出路的,就业选择面很小。医院,就需要更高的学历支持。
但是在高竞争压力下,硕士学历也不过只是入职门槛而已。所以对医学生们来说,学历是很重要的。
不过由于学历和学制是挂钩的,所以在医学生进修中常见的五年制和“八年制”两大类学制选择中,学生们的选择也很重要,做出的决定是会影响未来发展的。
不同进修学制下,毕业生未来出路大不同
选择五年制
之前已经说过了,医学生们本科是5年,所以这里指的五年制,其实就等于是读一个本科,大家在毕业时可以拿到本科的学历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选择继续读书进修,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
选择“八年制”
和五年制不一样,这里说的“八年制”其实有两类,他们性质不太一样,但是读书的时间加起来都是8年。
▼第一种——“5+3模式”
这种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生学历晋升,有点像是本硕连读,是5年的本科加上3年的研究生并行规培学习。
但是和一般的本硕连读不一样,医学生作为特殊专业,在毕业后不会直接从医,需要进行为期3年的规培工作,医院里和专业相关的科室里轮流工作,作为一种技术性培训。
而5+3中的“3”就是可以申请到规培和研究生并行,在三年后可以直接拿到专硕的学历。
▼第二种——8年制
这种8年制算是真正的8年,也算是医学生的本硕博连读,在毕业后就直接是博士学历。不过这类学习是很有难度的,学生是一直在上学的,如果不能顺利毕业的话,就只能拿到本科学历。
医学生的重要选择,五年制还是“八年制”?
对于这两大类、三小分支的选择,其实作为学生来说,不同的情况下适合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选择五年制
如果想要发展好的话,选择五年制也是有出路的,但是前提是要看学校如何。相较于其他选择,本科是不占优势的。
但是如果是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这种的本科院校,还是很值得选择的。因为这些院校会拉高大家的起步点,对医学这种看重学历的专业是很有利的。
而且在这类高等级大学中,保研本校和外部名校、出国的机会都很多,未来拿硕士等学历也不是问题。
选择八年制
在两种“八年制”中,虽然他们都是8年制,但是除了毕业学历不一样外,还有很多差别,而这些差别也是影响大家选择的重要因素。
能够举办8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学校并不多,基本都是中国的顶尖医科名校,所以在教育质量上都更有保证,只要可以顺利毕业,出路是不会少的。
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学生毕不了业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即使毕业,想要就职还是需要进行规培工作,所以还需要再花3年时间,正式开始工作需要11年时间。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能够做到这个选择的必定是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一般学生是没法挑选的。
而对于“5+3”的八年学习来说,它就比较接地气了,普通医学院也会有这类专业开设,分数比较低一点,大家选择程度比较宽泛。并且由于可以并读的方式,对于未来早点就业有好处。
不过它的问题也很明显,如果读了不错的学校还好说。但要是学校水平不够高,却拿到了该学校的硕士学历,就等于在基准线上早早将自己钉在了一个层次,在就业和升学时可能会受到“学历歧视”。
而且由于是专硕毕业,学习比较偏向于实践,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考博也会有些困难,毕竟学术型博士较多的情况下,科研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受到导师的青睐。
所以说其实这几类学制,他们是各有好处和劣势的,主要还是得看大家的成绩如何,计划是什么,才好做决定。
总结:虽然说了不少关于医学学制的内容,但其实对于医学生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对医生职业有多热爱,要想清楚自己合不合适学医。不然如果半路放弃,那绝对是一件很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你觉得医生未来发展趋势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