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语
导语:“学历”是现在社会上最重要的物品,只要拥有高学历,学生就能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可现在高学历低就业的情况频频出现,虽说学历能让学生敲响所有的用人单位的门,但于薪资待遇却没有直截了当的关系。
这也就说明了,并不是学历越高的人薪资待遇就越好。在如今时代读书只不过是学生为未来谋生的条件而已。
“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依旧没有过时,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学历贬值”已经是常态,学生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必须提升学历,而考研就是学生唯一的出路。
但在人们传统印象中,读研究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但现在学生读研究生只不过是想拥有考公和考编的筹码。
01“女儿硕士毕业,工资”,一种舒适圈正在蔓延,家长是主导者
小李是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离婚了,妈妈为了能争夺到抚养权把一半财产都分割了,因为妈妈生性要强,所以就把所有希望都寄予在小李身上。
好在小李听话懂事,在高考的时候考上了一所院校。等到小李快要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许多毕业生都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所以小李决定考研。
后来小李成功考上硕士生,在准备读博士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所以她便进入社会利用硕士生的身份去寻找工作。
可妈妈在这时却建议小李考公,因为这样体面和轻松的工作特别适合女生去干,况且公务员工作的薪资待遇很好,是一份稳定的工作。
小李的老师给她介绍了一份事业编制的工作,转正到手之后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元,小李妈妈很满意,毕竟事业编制内的工作非常有优越感。
但小李更想一直待在校园内,她喜欢校园内的氛围。尽管小李应聘的是大学行政岗位,没有编制,只是一个合同工,待遇也算不上非常理想,但小李还是拒绝了妈妈认定的公务员职位。
有钱有闲的工作是现在学生的追求,他们不想为了生计而只想做一些轻松的工作给自己赚一些生活费而已。
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就可以了。相信现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名校研究生毕业之后会选择那些教师和街道办的工作,这些工作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相信现在大家很多人都理解了“宇宙尽头是考编”的话语,但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
02如今学生贪恋舒适圈的根本原因就是源于父母的溺爱
人们追逐舒适圈是本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舒适圈中生活一辈子,而且每个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让自己感觉到非常轻松,这种感觉也可以被称作是安全感。现在的学生从呱呱坠地开始,就集宠爱于一身。
自从学生开始上学开始,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殊不知家长这种行为是害了学生。
家长为学生操心所有事情是应该的但学生也必须要得到应有的锻炼才能长大成人,否则等到学生20多岁的时候还是一名没有长大的妈宝。
所以家长不能过度溺爱学生,溺爱只会让学生丧失斗志,等到学生成年了就应该让学生学会闯荡。
学生必须学会一种生存技能,因为家长不能陪伴学生一辈子,让学生踏出舒适圈,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是家长的教育之道。
03当代大学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遇到什么事情需要自己拿主意,不能过度依赖家长,和家长寻求意见可以,但不能迷失方向。
现在“考编”是所有大学生都向往的事情,但考编竞争激烈,学生想成功上岸就必须拥有过人的能力。
况且现在适合学生的工作不仅仅只有编制内工作,学生不能一直偏执在编制工作上。
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依旧要努力学习,尽管自己不是富二代或者家长没有给自己创造出美好的条件,那么学生就要努力给自己下一代创造出美好的条件。
希望所有大学生不能总是执迷不悟在舒适圈中,也许踏出舒适圈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今日话题:
大家认为大学生应该走出舒适圈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