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发布已批准终止办学的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名单,共涉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个。
据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施行以来,教育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更健康发展,教育部目前采取四项措施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即重点推进“两个平台”和“两个机制”建设。
一是依托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设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通过办学监管信息公示,实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动态监管。并根据需要,向社会和广大就学者提供较全面和可靠的就学指导和服务信息。
二是加强所颁发学历学位证书认证工作,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颁发证书认证工作平台;
三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机制;
四是强化办学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的责任,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执法和处罚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工作措施核心是加强工作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并立足于为社会和中外合作办学者,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广大就学者提供更有效的行政监督和服务。
本次公布的项已批准终止办学的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名单完整名单如下:
每年,都有不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被教育部批复开办,也有终止办学的。广大学生和家长在做选择的时候还需擦亮眼睛,谨慎选择。对中外合作办学不了解的,请继续往下看~
1.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指外国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同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
办学主体主要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种形式。
2.“机构”和“项目”的区别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区别为:性质不同、资质不同、管理不同。
性质不同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有拥有办学、办事、办证资质以及教育部颁发给机构的教育资质及留学资质的机构,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例如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举办应用金融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复旦大学与挪威管理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等。
资质不同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着自己的办学、办事、办证资质,有着教育部颁发给机构的教育资质及留学资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需要考虑资质,由其合作办学的机构提供所需资质。
管理不同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般由机构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由高校管理,但不论是机构还是项目都由教育部门进行严格把控。
3.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就读时需注意什么?
在目前全球疫情的情况下,选择优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就读,成为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目前国内的中外合作机构/项目相对鱼龙混杂。在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批准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新批复共计51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据悉,截至目前,全国本科以上中外合作机构/项目多达+所。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也发布了《中外合作办学就读注意事项》,事项中指出,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情况,在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时,建议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