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大,很多普本的毕业生毕业就失业,只能拼命考公和考事业编,但是录取比例低,最终能顺利上岸的不多,对于这些普本生来说,毕业去找一份不稳定的工作是大多人的归宿。
不过如果毕业于、的计算机、电气类的优势工科专业就不一样了,毕业找工作选择的余地比较大,现在要么警校、公费师范生包分配,要么上军校直接分配,但是有二次择业的风险。
选择计算机和电气类的2名大学毕业生,选择不同,未来的发展也不同,有2位毕业生,分别来自华北电力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所中上等的高校,这2所高校分别主打电气类和互联网相关的专业,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之下,他们的就业却不难。
小编两个同事的孩子,一个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专业,本科毕业!一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这2所学校都是行业强校,华电以电力类相关专业出名,电气类的实力堪比很多的电力类专业。西电则是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出名,很多研究所都点名要到西电招聘,但是其他就没有这个殊荣。华北电力大学那个孩子,毕业后通过校招到市电力局上班,3线城市,刚毕业1年,工资就20多万,现在快30万了,买房用的是公积金贷款!日子过得很舒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那个孩子后来读了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去了华为,年薪40多万,但北京房子买不起。同事都快退休了还在想办法多挣钱帮孩子!生活得很苦!
按理说选择在什么城市就业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问题,但横亘在大学毕业生们头上挥之不去的的就是买房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难的话,很多小城市会出现用人荒,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到大城市去。
有人说,选择不同的城市就业,到下一代就看出来了,轻松的那个孙子辈三线城市上学长大,挨累的那个孙子辈北京长大上学,高考就业人生起点完全不一样。有人说,留在大城市,困难也许只是暂时的,起码孩子会有北京户口,以后就是北京人了,或许世世代代都是了,所以一两代人的努力和拼搏还是值得的也有人说,今后中小城市差异化会越来越小,没必要挤大城市。
看了之后深有感慨。大家说的各有道理,凡事都有利有弊,有得有失。选择去小城市,生活压力小,日子过得安逸,当然后代一出生也在小城市。但是这样的生活也没啥不好,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多高的理想和目标,只需要安安稳稳的生活就很好了。选择去大城市,压力虽然很大,甚至因为买房问题,困难重重。如果能付上首付还好,后面慢慢还房贷,结婚生娃,孩子一出生就是北京人,起点确实比三线小城的孩子高。可是,如果连首付都付不起,一直租房住的话,不要说有后代了,恐怕连女朋友也找不到。
选择的确大于努力,但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凡事都有两面性,量力而行适合自己就好。是去大城市打拼,还是退居小城安享生活?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