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两院院士评选结果出炉,河南省高校集体出了个鸭蛋,只有农科院上了一名院士,不过河南省增加了一名校友院士,算捡回一点点颜面,这名校友毕业于河南省最牛的大学: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院校,是理科,工科,社科,医科全面第一,成为事实上和名义上的第一名,也是唯一的省内一流建设大学。
省内高校对郑州大学不服气,而事实上郑州大学是河南省最有钱的大学,也是最有实力的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是河南省第一名。
关于培养院士人才方面,这个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从河南省院校毕业的院士,竟然一半都毕业于郑州大学,在河南省高校中,没有培养出院士的大学肯定实力不强,培养出院士的高校才是实力派。
年以来,从河南省高校毕业的院士有15名,其中郑州大学贡献了8名,河南科技大学两名,其他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各一名。
从人才培养上来说,郑州大学的确是省内第一牛的高校,从年开始,到年8年期间,郑州大学培养了8名院士,其中6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
如果说有一位校友当选为院士是偶然的话,那么八位校友同时当选绝对不是巧合。是的,从13年开始算起,郑州大学已经培养出了八位院士。以下是入围院士的校友名单。
可以看出,13年共有两位校友当选,15年共有4位院士当选,19年和21年各有一位校友当选。除了17年两院院士评选中有空缺之外,几乎每轮评选都可以看到郑州大学校友的身影。从专业领域来看,化学领域的共有3位,土木和医学各有2位,水利领域有1位。
不难看出,郑州大学的强势学科中,每个领域都不乏院士校友,这足以说明郑州大学的综合实力。
1,丁奎岭,很聪明,15岁就考上郑州大学,年-年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师从吴养洁院士,此后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当时郑州大学博士点和南京大学联合,拿南京大学的学位,其实是郑州大学培养)。年-年在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郑州大学培养的第一位院士,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2,刘中民,工程院院士,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3,阎锡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蛋白质与多肽药物所重点实验室主任,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学院),是郑州大学医学院培养的第一个本科院士。
4,王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年当选,年生,河南淮滨人,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
5,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年王复明毕业于郑州大学(原郑州工学院),王复明长期从事基础工程设施安全维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基础工程渗漏涌水防治和隐蔽病害诊治方面取得系统创新成果。
6,李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年2月至年1月本科就读于郑州工学院(今郑州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年9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
7,席振峰,中科院院士,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配位化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8,聂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年生,湖南衡阳人。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原郑州工学院获硕士学位。
郑州大学不愧是河南省最牛的大学。然后培养院士第二多的是河南科技大学。张清杰于年毕业于洛阳工学院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年11月任武汉工业大学副校长;年5月任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年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贺军于年从洛阳农机学院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塑性加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除了郑州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其他大学都是1人,就不在多说了,就是自以为很牛的河南大学也只培养了一名本科院士,和郑州大学相差甚远。河南科技学院名气不大,也培养了院士校友,值得点赞。老铁们,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