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职业和学术教育双轨制培养专业学士

德国职、学双轨制教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强国,德国为(初中毕业生)职业教育采用「职学双轨制度」,在全球职业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

所谓双轨制职学教育,是指安排学生与企业签约,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即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学生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图片来源于网络学以致用,好就业。

双轨制学生每周在培训企业工作3至4天,其余时间则在职业学校上课,课程学习内容至少60%与学生所选专业直接相关。学生完成学业并通过考试后,可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

有分析指出,经过密集培训课程学习并积累经验后,培训企业通过评估他们的能力和表现,多数会倾向日后雇佣他们。

继续深造,可获取专业学士、专业硕士学位。

双轨制毕业生可以通过考试赴大学继续学习深造,也可选择接受在职培训、通过高级职业技能考试,获取专业学士、乃至继续晋升至专业硕士。

德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既考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有志于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开通了一条晋升之路,也免除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

借鉴意义

这几年,国内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育改革,包括初中到高中阶段的“普职分流”的尝试及取消,也包括大学开始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分别侧重。

通过上述有益的改革尝试,目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是把教育分成学术型教育和应用型教育两个方向。

其中应用型教育,通过对国外职教体系的参考借鉴,比较认可的改革方向是校企联合,通过紧密联系企业、学以致用,既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又能确保学生就业。同时,又给予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以晋升渠道,想来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也会越改越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