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大学生更愿意从事和专业相关的本职工作,进入体制内都是30岁之后才考虑的事,可如今不少大学生还没走出校园就在想如何才能得到铁饭碗了。
很多大学生甚至是名校高材生投入考编的大军中,一部分原因当然是铁饭碗稳定,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无法给自己争取到高薪的好岗位,把希望寄托于考编中,不过也有例外。
硕士生得到的offer:华为15级薪资和街道办
如果说院校有鄙视链,那么专科大概是排在最底层而毕业生则是在top,如果附上学历加持,比如说研究生,那肯定更上一层楼,就算在大学生就业不景气的当下,拥有这样学历的大学生也是不愁找工作的。
有人说你说得不对,好不好找工作得看专业,如果是生化环材的硕士,就业也得费点劲,可下面这位大学生是计算机专业的硕士,这可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不说,就算是普通一本的本科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岗位,但是这位硕士生在面对offer二选一的时候,却做出了叫人唏嘘的选择。
这位硕士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应届硕士生,摆在他面前的有很多选择,秋招的时候得到了多个大厂的offer,其中就包括很多大学生的理想企业——华为。
众所周知华为的技术岗待遇是分级的,这位硕士生凭借优秀的能力,还没有工作经验就拿到了15级的薪酬待遇,总的来说就是年薪30-35万左右,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个待遇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可让人惊讶的是,这位硕士生还参加了的广东省考,最后以笔试和面试均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广州某基层街道办的编制岗位。
他的选择叫人唏嘘,难道编制就这么香吗?
街道办的工作就算没从事过,大家也应该都接触过,琐碎的事情较多,要说难度是有的,但肯定没华为的工作有技术含量,而且基层街道办的岗位,就算是在广州这样的发达地区,年薪顶多也就十几二十万,如果职位不晋升,待遇也不会有啥变化。
可华为的岗位就不同了,起始薪资就是30万打底,而且华为这样的大厂说出去多有面子,是无数大学生向往的岗位,在这里也能接触到很多同样优秀的人,可以说工作生活充满了新鲜感。
两者对比如此明显,这位硕士生的选择却是街道办,这让很多人觉得无奈,认为太浪费人才了,街道办工作虽然也重要,但是本科生就能从事,没必要浪费一个的硕士,而且名校研究生大多性格都很高傲,可街道办的工作都是比较琐碎日常的,让心高气傲的硕士来从事未必就能做好。
不过也有人理智的分析了这位研究生的选择,觉得还是街道办的编制岗位更香,原因之一是稳定,华为的工作看起来很体面,但是现在各大厂裁员也不是啥新鲜事,万一干几年被裁了,没有应届生身份加持,再想找这样的好工作就难了,选街道办更稳妥。
其次是待遇问题,华为的15级岗位待遇的确不错,但是根据内部人表示华为15级前的岗位几乎能每年升一小级,待遇也随之上涨,可15级之后想升很不容易,这位大学生有可能未来好几年都卡在这个等级上,晋升空间有限。
可接道办的工作不一样,以研究生学历入职基层街道办岗位定级为副科,如果坐标在广州,每月到手工资包含各种津贴大概在1.2万左右,每月公积金就有四千多,部分区域每年绩效还有七万,这么算下来虽然收入没有华为多,但性价比更高,不在大厂工作也没那么累,当然是编制岗位更香。
其实名校高材生涌入基层体制内,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开始向稳妥靠拢,对于新鲜有挑战的岗位比较踌躇,这并非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名校生都下场竞争编制岗位,普本生的胜算更小了,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不过反过来思考,这种显现就和“逆向考研”有点类似,普本生奔着名校冲,而名校生则流向双非,也算是一种资源的置换和平衡,说不定空出的岗位可以让普本生有更多就业机会,不过在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当下,能力始终是发展的前提,要想在各种竞争中胜出,大学生还是得先从能力着手,自己的实力提高了,大厂,私企还是体制内都有机会选择。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位研究生的两个offer呢?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