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研究生学历,就是职场的免死金牌同学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就在昨天,鼬老师的好朋友阿军突然约我出来喝酒,说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丢了。“我确实早就知道整个行业不太景气,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说完,阿军吞下了一口白酒。我的好朋友阿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校生。他的本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不是,也不是。阿军通过大三一年的努力,拿到了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在毕业后入职了一家快消行业的世界强外企,福利待遇着实优秀。“浙大研究生都会被裁?难不成你们单位的同事都是清北的?”后来才知道,光鲜的背后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阿军拿到的是教育学硕士学位,阿军为了赚钱亦然放弃了进入体制内成为中学老师的机会,而选择进入了企业做起了市场运营的工作。虽说其所在的岗位不具备太强的专业门槛,但是面对身边的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与岗位更加匹配的专业所毕业的同事,阿军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确实显得落后。先天的落后意味着你需要有更快的成长速度才能超越他人,然而时间和精力有限,当身边的同事都发奋图强时,你再努力也可能只是保证落后不被扩大而已。也正是如此,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专业上的先天弱势,让阿军“理所应当”地卷铺盖走人了。01小朋友们在初入大学都会听到老师或者学长学姐跟你说:“大部分毕业后的工作都不是和专业对口哒,所以不用因为自己调剂到了不心仪的专业而耿耿于怀~”这句话,也对,也不对。不管是二八法则,还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确实只有小比例的人从事了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当仔细琢磨,我们会发现能够真正实现专业对口的专业其实非常有限。就像一个文科学生能够轻易转行去做销售,但是让他去做程序员可能就异常困难。这意味着部分专业性强的行业是存在进入壁垒的,在这些行业里,先天专业上的落后已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够弥补的。02人生最大的悲剧是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马库斯·白金汉是否应该跨专业考研或是跨专业求职,小伙伴们众说纷纭。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跨专业意味着大学四年的所学成为了沉没成本,严重损害了投入产出的效率。也有人认为尽管跨专业会带来巨大的沉没成本,但是也会保留一些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在新的环境里发展。就比如说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行业会有一定的优势。我们能看到,不管是否“抛弃”现有的专业,专业背景都会是成为每个人不可忽略的软实力。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所学,挖掘能够得以所用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运用于工作之中,而不是将四年所学抛之脑后。专业就是你的无形资产,是你的竞争力源泉。03我的高中好友晨晨是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系的学生,据说日常工作就是推导公式,从早推到晚。他高中时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也正是如此,他如愿地从浙江来到了北京求学。可就是这么一个学霸,他的大学成绩单却很不亮眼,虽没有挂科,但是专业课基本都是低分飘过而已。“我发现自己有点讨厌这个专业了,”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说到,“我打算转金融。”本着这个信念,他在大三上学期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并开启了闭关修炼。一年后,他拿到了中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隔4年又一次成为了鼬老师的校友。就像上文所说,放弃所学的专业会带来沉没成本。而面对沉没成本,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及时调整方向,面向未来,把损失的辐射面降到最低。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浙大研究生都会被裁?”在真正进入社会前,许多小伙伴们都会把学历看得格外得重,认为有了学历就有了一切。当然这本身没错,但是有的小伙伴为了学历而忽略了专业的重要性,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学历是你求职的敲门砖,而专业是你在职场的助推器,要想获得最快的发展,两者缺一不可。小伙伴们,不管喜欢与否,都请把握好自己的专业。喜欢的请深造,不喜欢的请及时止损,已跨专业的也不要忘记挖掘自己专业的精髓。毕竟,只有专业能力,才配称得上职场中的免死金牌。更多教育咨询,我们下期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