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两者大有不同,考研的同

目前,研究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中国的13个学科门类当中,几乎全部都有相应的“学硕”和“专硕”。

同学们在报考之前需要了解两者的不同,根据自己的个人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草草应付。

那么,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都有哪些不同呢?

01培养目标

学术硕士的培养方向是理论研究型人才。一般情况下,在3年的学制中,研一的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到了研二,学习重点将转到各种项目和实验上;研三则是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时候。

这些学生擅长背书、考试、写论文,但是缺乏实操能力。通俗来讲,脑子会了,手没跟上。

而专业硕士要培养的则是实际操作型人才。在约2年的学制中,研一的专硕同学和学硕同学的课程安排相差无几,很多都是一起上课;而进入研二阶段,专硕同学直接出校实习,进行实操。

且专业硕士在导师数量上有优势,学硕学生只有1位导师,这位导师研究什么,学生就跟着一起研究什么;而专硕学生有2位导师,分别是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就业指导导师。校外的导师与一般是学生所在专业的对口行业的从业人员,这位导师会告诉你本专业毕业之后能干什么、应该怎么干。

之所以要增收专业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家目前技能型人才不足的问题。国家希望通过专硕项目,培养出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产业发展需求。

02考试难度

“专硕简单学硕难”?这一说法已经不通用了。

有至少四个专业,专硕比学硕的考试难度要大:会计、医学、学科教育语文、学科教育外语。由于各种原因,这四个专业的专硕报考人数多,竞争更加激烈,正所谓“水涨船高”,考试的难度自然也就升级了。

03考试科目

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也有不同。比如说,在英语方面,绝大多数专业中,学硕考的是“英语一”,专硕考的是“英语二”;在数学方面,有部分理工类专硕考的是“数学二”而非“数学一”,经济类学硕通常必考“数学三”,而有的经济类专硕则不需要考数学。

有差别的除了科目内容还有科目数量。例如,教育学的学硕考三科(政治、英语、教学综合),而其专硕需要考四科。

对此,学生在报考之前必须要了解清楚自己将要考什么,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千万不要做无用功。

04学费

一般情况下,专硕的学费会比学硕的略贵一些。学术硕士的学费为左右,而且会有奖学金;而专业硕士的学费一般超过,奖学金的设置情况在每个院校的安排各不同。

05学位证

学业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毕业证相同,而学位证不同。学硕的学位证将系到你所报考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学科门类名称,专硕的学位证将系到你所报考专业的专业硕士名称。

比如,同样是会计学,学硕学生将被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专硕学生则被授予会计硕士学位。再如,同样是医学,学硕学生获得的是医学硕士学位证书,而专硕学生获得的则是临床硕士学位。

06就读专硕,选择学校要谨慎

遗憾的是,在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院校,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向、课程安排上的差别并不明显,导致专硕学生的实操技能仍然非常有限。

现在,全国范围内每一个省份都有某一个专业的专业硕士点,但实际上其中某些省份并没有招某专业的专业硕士的能力,即其地区内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能力无法支撑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但为了平衡相关利益,一些学校被迫招收专业硕士,应付上级部门、应付学生。

所以同学如果对专业硕士学位有意向,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选择在某个专业上成绩或排名还不错的学校,并且注意是否有“研二实习”和“校外导师”的设置安排。选对了学校,报读专业硕士的意义才能有所体现。

07结语

了解了这些差异,相信有考研意向的同学都对学硕和专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然后顺利上岸。

你是否正在备战考研呢?或者你是否有考研的经历呢?对于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你了解多少了?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