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话题非常的有趣,他是一位学了八年的医学研究生,写来的一个信息,读了之后真的是大开眼界呀,给大家大概说一下里面的内容:
“我是学医的,今年硕士毕业,读了八年的临床医学,我改行了。仍可以说临床上有好的老师,只不过我没碰到。我的导师做临床课题研究专科疾病,需要收集相关病人入组,进行相关治疗研究,收进组的病人本应该签这个知情同意书,且符合要求入组,并完成相关临床跟踪治疗。这些病人不仅各种检查化验是免费的,还会有多次的回访,因为要做这个很多的相关指标的检查,还会有现金酬劳。”(也就是说不但是检查免费,还要给这些人钱,因为你是人家的实验对象嘛,这一部分的花费在老师申报课题时就会写在这个经费计划里,并且占经费的大部分,因为你要找一些人给你做实验,那你肯定要给人家花钱。)“现实情况和理想情况不一样了,在门诊只要发现符合入组要求的这些病人,根本不会告知病人,也会收集他们的信息,直接接受他们参与,直接就默认的就他让他们就参与临床实验了,就是偷偷的,但其实也没有什么临床实验,病人该吃什么药还是吃什么药,该做什么检查化验,还是自己花钱,只不过每次到了收集指标数据的时间节点呢,在门诊给病人重新开检查化验单罢了,课题里的这个钱根本不会动。”
哎,本来我们这个病人参与到这个组里面了,检查化验免费,而且还能拿到钱,结果现在不但化验这些都要自己掏腰包,这个钱还拿不到,病人还感恩戴德的,这就,,这就没良心了,对吧?还以为医生经常给他们打电话是关心,其实就是连哄带骗,目的就是到了时间节点,需要他们自掏腰包来做检查,好节省科研经费,套出来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不入那行你真不知道这个行业里面的门门路,真的是大开眼界啊。
“临床上不少副教授都是这么干的,但也有真正想做好科研的好医生,面向社会招聘临床试验患者,一切都按正规流程走,该给患者的钱一分不少,但是,这是少数。他们把利用这些真真假假的数据做出来的研究性论文,堂而皇之发表在国内外各种期刊上,沽名钓誉。课题里的钱套出来自己花,患者多次检查、检验的绩效都进了自己腰包,患者多次开药的提成进自己的口袋。在门诊,我多次看到患者和医药代表给我导师红包。”
这个患者给红包是感激,这个医药代表给红包是为了卖药,而且我们知道这个医药代表在卖药的时候,比如说卖一些器械,或者卖一些药的时候,一般这个医药公司他都比较喜欢一些小姑娘去做这个事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至少我看到很多的这样的新闻。“我导师嘴上拒绝,可手上动作却是撑开口袋,快速塞入,甚至有几次还想分给我一些,被我委婉拒绝,但这也成为了导致师生关系恶化的部分原因。我国医疗环境大抵如此,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最后这句话很有趣,因为有点像模仿鲁迅,鲁迅最开始想救国人,觉得这个国人身体弱,后来不是说学医嘛,但是在学医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一个录像,看到了麻木的中国人,于是就弃医从文了。
我觉得社会上应该多一些你这样的人,这是真心的期望,社会应该多一些你这样的人,这个社会整体的发展真的是由我们的教育决定的,如果你这样的人出来,可能很多人会给你看法,说你太傻啦,这个社会会把你改变的。我想告诉你的是,10前20年前我身边也不断有人告诉我,这个社会会改变你的,你看你这个人有点较真,生活上我可能不较真,但就是在一些行为准则上面,在一些底线上面,我是非常较真的。我觉得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欣慰,同时,你也能够指出这个行业的一些内幕。
其实关于申报课题拿研究经费这个地方,这个已经牵扯到了一个学术腐败,这就是学术腐败,这种学术腐败跟我们说的以往的一些腐败,他的这个形式更加的隐蔽,因为它需要专业的人去查,专业的人就是你一个门外汉,我们这门外汉半天还找不到门道是吧。我只能说我希望大家了解一下,如果将来你的孩子,会从事相关的行业,我希望大家都能够从小把孩子教育好,因为这一代人,这个导师,像这位同学的这个老师们,这一代人你是不要奢望他们能够改变的。只能从我们的未来的教育上面下手了,给我们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