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抢破头进985,而名校硕士却选择送外

学生寒窗苦读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进入名校上大学,长期来看就是顺利从名校毕业,找到好工作。虽然近几年流行“双一流”的说法,但是,仍然是众多学生心目中权威的高校排行。这些高校仍然是许多学子的梦中学府。

但是网传一硕士没有进入名企工作而选择送外卖的视频,再次让我们怀疑学生这么努力想要考入名校到底为了什么,究竟有什么用。就算是名校,顺利毕业后仍然找不到体面又高薪的工作,那大学生努力学习后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视频中当事人介绍自己是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要知道中国人民大学是每一个文科学子的梦想,在那里还可以看到罗翔老师上课。当事人说自己选择送外卖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另一方面是自己厌弃了职场的勾心斗角。

01针对目前学历现状的分析,学历早已没那么重要

在网上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追求知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对于80后而言大多人选择了中专高职这样的身份,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

可是很快对于90后尤其是95后而言,大学生已经是遍地跑了,他们中的部分人开始考硕士;如今对于00后而言,考取硕士学位,几乎成为了必选项。

无论是不是真的想要考,都难免走上这条路,我们被社会大环境推着走。很多人会感觉大学毕业和高中毕业好像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在学校里又待了4年罢了,进入社会找工作,大家都是在底层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

随着大学生都加入考研大军,开始考取硕士学位,那么在将来出现硕士生遍地跑的现象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在经济学上我们知道商品想要高价,除了“价值决定价格”之外,“供求也会影响价格”,当市场上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是必然的。

而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众人面对的结果就是价格下跌。我们的学历贬值就类似于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我们常说“物以稀为贵”,当大家都是硕士的时候,这个学位就不再是竞争的优势了。

02学生找一份工作不仅看学历,自身性格的因素占比不小

看到毕业的硕士最后却选择了送外卖这份工作,让我们觉得考名校不值得。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大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将来做什么工作,不是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只是学历会对找工作产生影响。

影响一个人工作的还有别的原因。当事人也说了自己是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同时他是因为厌倦名利场勾心斗角的环境才选择了送外卖,并非是能力问题。

所以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不仅需要学历,也需要自身对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于毕业硕士选择送外卖这件事,学历不应该背锅。

同时就工作本身而言,我们都应该有职业平等观,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各种工作本身就不是正确的观念。

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挣得每一分钱,付出自己劳动的工作就是值得尊重的。社会上的工作那么多,如果人人都去做光鲜亮丽的事,社会必然要失衡,我们需要各种人才与工种。

03高学历唯名校仍是学生的必选项,虽不是万能,但没有是不行的

名校之所以好,不仅仅是教师资源有优势,更是因为学校的环境与氛围。我们都知道人是时代的产物,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名校我们可以接触到更优秀的同学,他们各有特点,各有长处,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在名校我们有更好更优质的机会,这都是普通学校无法给予的。

高学历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与增长,更有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的优化。一个人拥有高学历至少能说明他是在不断学习的,而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活到老,学到老”是尤为重要的,仅仅不断学习这一个品质便可以让人受益终生,更别提其他的好习惯。

虽然学历不断贬值是事实,但是我们应该因为它贬值而选择不去学习吗,当然不是。众人是大学生,你也是大学生;众人是硕士,你也是硕士。虽然总跟众人一样,但这至少说明你和时代没有脱节,你没有落后,你与众人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笔者寄语语:“知识永远是崇高的,纯粹的”,对知识的向往仍然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追求。硕士送外卖只是个例,高学历人士拿高薪才是大概率事件。我们还是应当以名校为目标,去开阔眼界,去提升自己。

话题:你赞成笔者的观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