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样的一篇投稿在微博上引发了广大学术圈网友的焦虑情绪:投稿人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5篇文章,其中还不乏顶刊。这样有竞争力的履历去高校找工作,依旧屡次碰壁。
学术圈如今已经这么「卷」了吗?
知乎上有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博士逃离科研?],热度一直很高,浏览量超过千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术圈的「劝退」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
有的人认为逃离科研圈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是年轻,是分不清利害关系,是不懂事;有人认为逃离科研圈是拿得起放得下,是勇于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迷茫中人们似乎总想要得到一个答案,那些放弃科研道路的人,最终过得好吗?
我跟4位逃离科研圈的人聊了聊,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选择,
他们坚定地告诉我:
人生就像写文章,该断句的时候就要断句,该转行的时候就要转行。
01
名字:劣质糖水
年龄:25
学历:生物学硕士
现在的职业:外企跨境电商产品经理
我再也想不到任何比我现在更好的选择了!
本科快要毕业的时候看工作机会才发现,自己对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