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这话只对了一半。
我表弟今年28岁,年薪50多万。但他高中时曾是一名差生加网瘾少年,可高考却最终考入大学,大学时因为沉迷打游戏他多次挂科,但最后考研居然再次逆袭,考入中的老牌名校西安交大。
年表弟从西安交大硕士毕业后,南下深圳,入职华为从事研发工作,如今3年多过去了,他工资奖金加一起,年薪已超过50万。
表弟比我小两岁,表弟的读书与工作历程我都看在眼里,他能有如今这样的一个发展前景,我能肯定的说,是绝对离不开姑父与姑姑的担心与出手行动,尤其是姑姑不遗余力的操心与付出。
由于现在的孩子有的自控力不强,尤其是男孩子,很容易贪玩或者调皮,如果没有家长及时帮忙辅正方向,稳住前行的船舵,有时候孩子的前途真的很容易就被耽误。
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方向非常重要。01
表弟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他很贪玩,小学时喜欢看漫画,初中开始迷上打游戏。
他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城区比较好的学校,他的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但是进不了前10名。
中考时,表弟的成绩离我们市里最好省重点的学校,还差十几分,姑父姑妈没有批评他,毫不犹豫出了几万块钱的择校费,送表弟进了省重点。
进入省重点后,表弟在学校里面住宿。前半年表弟还有一点发愤图强,成绩排到了年级的中等偏上,在60人的班里,排到20来名。
但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表弟开始懈怠了,又开始打网络游戏,有时候晚自习也不上,偷偷溜出学校外面网吧上网打游戏。
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表弟成绩在全班60人里面,已滑落到40名。这个成绩,想考上一本大学,已经相当够呛了。
02
由于在学校里面住校,离开了父母的监护视线,一个班里60个学生,老师的教学任务较重,老师既没有精力,也不可能时刻盯着每一个学生。
高二那年,表弟继续沉迷打游戏,学习上也还是搞一搞,但是不是很上心。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表弟成绩已经到了班上60个学生的50名左右。
眼看还有一年就要高考,表弟现在的成绩,基本就只能上个二本大学了。姑父和姑姑一合计,绝对不能再让孩子这么放任自流下去了,不然人生的开局,孩子就要落后了。
高三新学期还没开学,姑姑就火速在表弟学校对面的小区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年租金两万。高二暑假学校补课的时候,就让表弟从校内宿舍搬出来,姑姑在必要的工作之外,就专门照顾表弟的生活。
姑姑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平日里工作很拼,也很忙。但是为了表弟,她主动跟单位协商,让出了一部分的分管业务,并主动提出这一年自己少拿绩效与奖金。
姑姑苦口婆心,与表弟进行了促膝长谈,姑姑甚至说,你打游戏我们也不反对,等你上大学了,随你怎么玩。
但是高三这一年,你必须全身心准备高考,这是为了你今后的几十年自己能过得好。哪怕不是为了你自己,就算是为了父母的脸面,你这一年也必须全心全意拼搏一年。
03
表弟还是比较懂事的,高三那一年真的就没打游戏。表弟把精力也渐渐一步步全都投入到学习备考当中。
高三上学期结束时,表弟成绩上升到班级30名。到最后的高考成绩出来时,表弟在班里是15名左右。
姑姑和姑父咨询了多位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最后征求表弟的意见,选择了西部一所理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这所大学的计算机、通信工程在全国都颇有名气。
进入好的大学,固然值得庆贺。可没想到,表弟进入大学后,真的又开始天天打游戏。虽然大多数的课还是去上,但经常是心不在焉。
不过表弟确实还是比较聪明,也适合计算机这个专业,大多数的课程也都勉强通过了。但是,到大三结束的时候,表弟还有3门课因挂科没拿到学分。
04
眼瞅着孩子还有一年就要大学毕业了,3年来都没怎么管表弟的姑姑终于坐不住了。
姑姑再一次拿出了当年给表弟高三陪读时的狠劲,直接跟公司请了4个月假,8到11月这4个月时间,在表弟大学校内的教师小区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亲自督促表弟认真准备补考,并给表弟讲事实摆道理,鼓励他考研。
说来让人感慨,当时表弟都21岁了,但真的还跟一个孩子一样,就真的是要家长盯着督促的。
在姑姑的督促下,大四开学后的9月中旬,3门挂科的补考,表弟一次性通过了。
更为难得的是,经过短短3个多月的高强度复习备考,表弟一举考入同城的老牌名校西安交大,而且笔试面试的综合成绩还比较靠前。
我觉得,一来表弟确实比较聪明,二来,表弟他本科学校的这个专业实力和专业教学水平应该说确实比较高,学科实力可能并不亚于西安交大。
05
进入西安交大读研后,表弟似乎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很多。对打游戏,也没有之前那么沉溺了。
读研期间,表弟跟着导师全程认真参与了两个项目,还参加过一次国家级的竞赛,虽然只得了3等奖,但也很不容易。
研二的暑假,表弟通过暑期校园招聘,到深圳一家互联网大厂实习了两个月。后来到了研三的校园招聘,表弟3个月收到4个知名企业的offer,后来经过综合比较,表弟选择了华为。
表弟考入西安交大后,姑父姑姑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读研期间也没再操心过表弟的学习。表弟读研的3年时间,也长大了,自觉自律了,也表现得很好,没有让姑父姑姑失望。
06写在最后
纵观表弟的学习、成长历程,我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确实只对了一半。而有些人常说的,“现在看来,当初担心自己孩子的前途是多余的”,这句话也只对了一半。
这两句话,正确的一半在于:孩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决断和行动,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意愿完全强加给孩子。而且,这样还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与叛逆。
这两句话,有缺陷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孩子,由于从小成长环境较为优越,长辈们都非常疼爱,所以很多时候会任性、自控力比较差、学习上不愿吃苦,有时候还会很贪玩。这个时候,当家长的一定不能保持佛系,听之任之,能够帮助孩子把舵,能够辅正孩子向着正确方向努力的,一定要及时介入,关键时刻扶孩子一把。
如果家长完全不作为,以后孩子长大了,真真正正懂事了,成熟了,反思自己的读书成长阶段,可能还会在内心责备父母没有好好教导自己。
对于“儿孙自有儿孙福”,您怎么看?家长担心自己孩子的前途会是多余的吗?您认同吗,欢迎评论留言、分享交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