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工作两年,毅然辞职读博因为没有

前段时间,一个学医的同学工作两年,辞职读博了。不是他本人想读博士,而是毕业后发现,医院工作,如果没有博士学位,根本没有发展。医生很多职称评定已经要求必须是博士学历。

医学,救死扶伤的专业;医生,拯救人的白衣天使。可如今却成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医院人满为患、病人看病难,一边是绕医学之路而行的考生,很矛盾,却也不难理解。

1、曾经受人追捧的高尚职业

医者父母心。曾经,人们认为的好工作是老师、医生,一个是人类精神的塑造师,一个是人类身体的拯救者。体面、有地位,是所有人对这两份职业的定位。尤其是医生,白衣天使,是疾病缠身病人的救命稻草。

二十年前,医学是一个备受追捧的职业。套用老话说“历朝历代都需要医生,学医不会失业”。是啊,学医不会失业,即便找不到所谓的铁饭碗,也可以自己单干,像许仙一样,开个诊所悬壶济世,不用风吹日晒,就可以轻松养家糊口。

不说就业情况,单说父母给自己的孩子找对象,都喜欢当医生的。一来是个好职业,二来以后家人总能用得着。

2、牺牲自己奉献身边人的职业

记得《辣妈正传》里的一句话“医院的医生,比认识市长还管用”!不知道认识医生是不是比认识市长管用,但是身边朋友里有位医生,确实很方便。家长给孩子找对象,都喜欢医生。

但是,医生辛苦,真的很辛苦。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报道,医院三个月的接诊量,就是美国著名梅奥诊所一年的接诊量。去过一次医院,第一次去的时候惊呆了,好像是小时候农村过年赶集市,人太多太多了。

经常通宵熬夜自不必说,繁重的日常工作,还有科研考核指标,所有人都在连轴转,好医院的医生更是如此。此外,还要面临日益激烈的医患矛盾,甚至有生命危险,新闻经常有这种报道。

可是,如果家人或者亲医院工作的医生,所有人都感觉看病有“门路”,毕竟是自己认识的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医院医生可以惠及身边所有人,包括街坊邻居。

如今,医生是一个牺牲自己、风险周围人的职业。

3、学医很苦,但越老越值钱

一位学医的同学,别人朋友圈晒美食、晒娃,他晒得最多的是各种看不懂的医学报告。也许是为了保存,方便以后自己看吧。学医苦,真的很辛苦。大学需要5年,比一般专业多1年。学医需要记太多东西,人体、病症、药品、药品用法用量等等。

本科5年之后,医院工作,医院都要求博士学历。其实这不算是学医的一个不足吧,毕竟其他专业也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不一定是博士,但好岗位大概率是高学历。

学医有一个很突出的优势,越老越值钱。年轻上学辛苦、刚工作辛苦,但是一旦评上职称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以后,会非常吃香。医院看看,专家号一号难求。

4、医学值不值得报考?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仅医学,任何专业都是如此。医生太累、太苦,人尽皆知,但是大家都希望身边有认识的医生。从个人角度来说,如果喜欢,还是可以报考的。虽然辛苦,医院的医生待遇是真的好啊!

这就是医学专业,一个救死扶伤、任何时代都需要的行业。很辛苦,升值空间大,学历要求高。看了这些,你愿意学医吗?

有关高考选择高校的材料,已整理完毕,没有水分,从普通人角度,全是落地的建议。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