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巩悦悦实习生王雅婷崔诗雯
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校园里,踱着步子若有所思的刘聪俨然一副成熟稳重的大学生形象,这很难将他与传统意义中大学校园里的“教授”联系在一起。
四年前,29岁的他被山东理工大学直聘为教授,这对一所省属重点高校而言是个大胆尝试。而在无限的荣耀与光环之外,这个“出道即高峰”的年轻人肩负更多的是责任,他能顺利完成教授岗位的任务吗?
时间给出了答案。四年后的今天,刘聪带领团队在流程挖掘理论研究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他本人也被聘为二级教授。回看过往经历,“不走寻常路”是刘聪身上最鲜明的标签。
小组会上,刘聪正在听取研究生们的工作进展。
回家结婚,“顺便”拿个教授
一个年出生的年轻人,何以成为山东理工大学的教授?俗话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刘聪正是这个有准备的幸运儿。
年6月刘聪从山东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同年8月,获得欧洲科学院院士、“流程挖掘之父”WilvanderAalst教授团队全额奖学金资助,前往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流程挖掘和数据分析。
年4月,在完成博士论文后,此时距离博士毕业答辩还有三个月,刘聪决定回老家淄博结婚。在此之前,他已经与女友结识相恋长达十年。
机会,就是在这时降落他身上的。
年,山东正值新旧动能转换和流程再造的关键时期,这与刘聪所从事的流程挖掘研究不谋而合。一是国内科研环境越来越好,二是山东理工大学院、校两级对人才的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