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娃娃爱葫芦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01
年,张钧甯出生于德国。
爸爸是法学博士,妈妈是文学硕士,堪称“书香门第”。
张钧甯4岁的时候,全家人从德国回到台湾。
张钧甯从小性格胆怯,不敢在人前说话,和人沟通觉得紧张,很怕生。
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把她送去上学,她就哭一整天,直到妈妈来接她。
而姐姐和她相反,特别阳光开朗,上幼儿园回来依然笑得很开心。
张钧甯特别羡慕姐姐,从小就只能做姐姐的“跟屁虫”,姐姐去哪她就去哪。
有了姐姐的陪伴,张钧甯觉得很有安全感,不害怕。
但上初中的时候,她俩不在同一所学校了,张钧甯又开始紧张。
有一次上课,张钧甯被点名背课文,明明在家背得滚瓜烂熟,一站起来她的脑袋却一片空白。
脑袋里不断重复着“老师提问我了,怎么办?老师提问我了,怎么办?”而完全忘记了课文内容。
那天她觉得很挫败,回家后她在房间里想了很多。
“我这么胆小,连个课文都背不好,以后还能干什么事情?”她不断问自己。
从那之后,张钧甯开始下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胆量。
早晨她去学校的操场大声朗读,课堂上她开始举手发言,下课去问老师问题,让自己习惯和别人交谈的感觉;
后来,她还报名演讲比赛,加入学生会,只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
就这样,她慢慢适应了和别人沟通,越来越大胆,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整背课文,甚至可以在家长会上表演节目而不怯场。
16岁那年,张钧甯想去参加仪仗队,妈妈担心她影响学业不同意,两人大吵了一架。
最后,张钧甯生气地说:“妈,这是你的人生还是我的人生?”
这一句话把母亲震惊了,觉得这孩子很有想法,不再阻挠她。
为了打开自己,“治疗”自己的紧张胆怯和不安,张钧甯主动给自己训练,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胆量,从原本不敢和别人交谈到敢在人前演讲,参加仪仗队,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她的进步。
而对妈妈的反驳,说明了她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主见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想要什么。
这种独立的性格对她之后的人生影响很大。
02
年,张钧甯考上了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
觉得大学应该“自己养活自己”的张钧甯,为了给自己挣生活费,开始跟着同学做平面模特,接拍一些广告。
第一次接到工作的时候,需要晚上10点出去,第二天早上6点回家,可以挣台币(约人民币元)。
妈妈知道后很生气,觉得为了挣小钱,一个女孩子这么晚出去工作,有必要吗?
张钧甯再次反驳妈妈:“妈,你记得我高中时候跟你说过,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吗?”之后便出去工作。
妈妈只能同意。
就这样,张钧甯当起了模特,为自己挣生活费。
那时候喜欢看电影的她就在想,要是我有机会去参演一部电影该多好?
有一次在西门町逛街,她帮一位工读生填了问卷调查。
没想到后来这位工读生成为了艺人经纪助理,于是推荐了她。
年,张钧甯参演《流星花园Ⅱ》,正式出道。之后,她又参演了爱情剧《赴宴》和《心动列车》。
张钧甯就这样踏入了演艺圈。
年,张钧甯本科毕业。
之后,她决定继续深造,在学习之后,考上了国立中央大学硕士。
在上研究所前的这个暑假,她被邀请主演电影《梦游夏威夷》,饰演一个因读书考试而精神失常的女大学生。
那时候导演对她说:“因为这个人已经魔怔了,所以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那是张钧甯第一次拍电影,怎么演都行,让她很开心,很放得开,把疯疯癫癫的“陈欣欣”演得很到位,受到肯定。
这个电影让张钧甯很有启发,开始思考自己和周围人的情感关系。
也因此,她爱上旅游和拍照。
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拍下照片,写上感悟和思考,寄给“阿公”。
慢慢地,不苟言笑的不支持他拍戏的“阿公”也被打动,开始回信,和她沟通。
也是这种“自由演戏”的感觉,让张钧甯爱上了“拍戏”,决定进演艺圈,当演员。
当然,遭到了全家族的反对。
原本要当老师,突然间要去当演员,演艺圈又复杂,这让父母难以接受。
张钧甯的阿公(爷爷)当时甚至说出了“我们张家绝不能出戏子”这样的狠话。
但张钧甯性格很倔,她决定的事情她就要去做。
多次沟通之后,父母没办法只能同意,但有条件——她必须把研究生读完。
就这样,张钧甯开始了一边拍戏一边读书的日子。
那时候在拍《白色巨塔》,张钧甯23岁,但要演一个32岁的人,本就不是科班出身,又搭档吴孟达等“老戏骨”,张钧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慌张,无法把专业性的东西和表演所联系,只会照着剧本演,她没有办法真正“享受”表演。
但为了完成这个角色,她只能不断和别人请教。
在剧组时,她积极地和导演沟通,聆听领导对角色的讲解;
又虚心请教男主言承旭和其他老戏骨,听听他们对她演的角色的看法,从而受到启发,增加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虽然过程很艰辛,很困惑,但结果总算还不错。
年,《白色巨塔》播出,反响大好,张钧甯一下子被观众所熟知。
本就不是科班出身,又初出茅庐啥都不懂,还搭档老戏骨,张钧甯在接拍电视剧后,压力之大,可以想象。
但为了完成自己的角色,她不断向别人请教,再认真去研究剧本和台词,这样的努力和认真,才让她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这种好态度和好习惯,也对她后来的事业帮助许多。
之后,张钧甯又参演了多部作品:
年,张钧甯和钮承泽合作主演的伪纪录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上映,她“甯甯”一角获得第10届台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同时入围第44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年,张钧甯与周渝民、赵又廷合作主演的《痞子英雄》播出,她饰演的冷静干练的法医学高材生“蓝西英”,受到一众好评……
频繁的拍戏和工作,张钧甯的演技得到修炼,人气也越来越高。
但这段时间,她的论文迟迟没动笔,这让她很焦虑。
但既然答应了爸妈要读完书,那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在一番挣扎之后,张钧甯做了一个决定:停戏一年,完成论文。
03
年,张钧甯硕士毕业,正式复出,到大陆发展。
因为休息了一年,在大陆知名度又不高。很多戏被换角,那年她过得不算太好。
直到有一次,和言承旭出席活动,听到言承旭的粉丝合力以他的名字捐建了一所小学,这让张钧甯很有触动。
原来当明星可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让更多的人去做善事!
这让她对“明星”产生了不同看法。
那一年,她资助了蒙古包的孩子,当孩子从蒙古包朝她飞奔过来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从那以后,张钧甯竭力想要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为这样她可以号召更多的人行善。
于是,她疯狂拍戏,参加商演:
年,与贺军翔、李易峰联袂主演都市爱情剧《幸福最晴天》;
年,饰演《童话二分之一》,一人分饰两角;
年,与钟汉良,贾乃亮饰演《最美的时光》中都市白领“苏蔓”,精湛的演技,完美的颜值,张钧甯把“苏蔓”塑造得十分到位。该剧播出后以平均收视1.、收视份额3.的成绩位列收视榜首位,张钧甯在大陆大火了……
之后,张钧甯又出演了《武媚娘传奇》,《如懿传》和《温暖的弦》等影视剧,大受好评……
高颜值,高学历,高演技,可以说,从出道开始,张钧甯就受到观众的一致赞赏,印象极佳。
但这一路,有迷茫,有停歇,有焦虑,张钧甯成功过,也跌倒过,但她从未想过要放弃。
“演员”这个职业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热爱。
她喜欢演戏,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人生,把角色变得更加饱满有感情,这是她对“演员”的解读。
而“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人做善事。”这是她对“明星”的解读。
正是这份意义和责任,让她在演戏上面更拼,因为她想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
年,张钧甯担任家扶基金会“家扶抗贫”活动大使;
年,张钧甯为台湾世界展望会“饿三十~资助儿童计划”越南府桑之行拍摄宣传片;
年,张钧甯担任台湾世界展望会代言人,探访资助儿童;
年,张钧甯以公益大使的身份参与“把爱找回来”活动,号召民众投下零钱,帮助更多弱势独居老人……
张钧甯做过的公益活动很多,这是她对自己尽“明星”的责任和义务的要求。
04
私下里的张钧甯,爱运动,爱搞恶作剧,有点小迷糊。
她每天都要坚持早起跑5公里,十几年来一直如此。
到一个地方拍戏,就喜欢漫无目的地跑,看看风景,再到当地的市场买买新鲜水果,用“跑步”开启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在剧组的时候,张钧甯会偷偷把草莓弄开,挤上芥末后再把草莓接回去,请剧场人员吃,整一下大家。
据吴青峰所说,张钧甯特别迷糊,曾把朋友婚礼上租借的上千万珠宝弄丢,最后发现坐车时滑到了司机座位底下,虚惊一场。
在上《跟着贝尔去旅行》的时候,“不杀生”的张钧甯被迫生吃蚯蚓,大胆而真实的样子,圈粉无数。
跑步,健身,倒立,自律和坚持让张钧甯一直保持好状态,如今37岁仍是“少女感”满满的样子。
真实,迷糊,善良,自律,永远保持对生活热爱,这样的张钧甯真的让人很喜欢。
希望她带着对表演的热爱和初心,带着她一如既往的率真,在演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好,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也希望她快点找到那个从天上“蹦”下来的人,给她幸福,和她携手到老。
(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个赞,谢谢O(∩_∩)O~)
参考资料:《非常静距离》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End——
娃娃爱葫芦:90后自由撰稿人,万爆文作者。左手职场,右手文字。坚信文字能够打动心灵,开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