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对医疗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和“教师”这两个高尚的职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特别是医生,就如同白衣天使般把病人从病魔或者死神的手中解救出来,从古至今就一直很神圣。
“三无医学生”到底有多难?过来人道出实情,毕业后多数忙着转行
近几年全球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市场很不景气,许许多多企业纷纷倒闭了,让很多人不得不失业,就业竞争变的更加激励。近几年的大学生们刚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传统行业医生不是“青春饭”行业,作为个人从医只要自己保持踏实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就不会像计算机专业学生般,从事“青春饭”这类行业,将来终究会遇到二次就业的风险。作为医生,只要认认真真工作的,就不用担心面临中年失业危机。
疫情已经影响着旅游和餐饮以及很多不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刚需的行业。大家既然要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医院不会受疫情影响,反而会比平时更忙,医院里永远都不会缺病人。
因此让越来越多的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在填报志愿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填报了医学专业,如同本文题目所说的情况:填报医学专业的人数数量在逐年不断上升。
在此需要强调一下,同学们千万不要盲目的“跟风”填报医学专业,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清楚,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喜欢这个专业吗?
医学专业虽然表面很神圣,但是要勇敢不怕脏不怕累,因为很多学医的要掌握人体穴位,不管是中西医,都要解剖尸体。还要闻着福尔马林刺鼻的药水味道。这一关要让很多人后悔当初选择学医。必须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如果不是喜欢这个专业,内心会无比的排斥。
市面上很多有关医患关系紧张的负面消息,这是作为医生将来会面临的问题。选择就读医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然医院又很多岗位严重缺人的现象。这么多人的学医学生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很多俗话说的“三无学生”学医毕业后不得不被迫转行。这“三无学生”列举如下:
1、不是重点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甚至很多只是普通大专院校毕业的医学专业专科学生。
本来学医的要求本来就比别的普通专业要求高,录取分数线也要高很多。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与重点医科大学无缘,只能选择报考普通大专院校。由于近些年很多大专院校在盲目的扩招,很多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完全达不到要求。
医学专业这个传统而又博大精深的专业,在这些大专院校学的医学专业学生没能很好的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医学专业要比普通专业的学生要多读一年,专科要四年,本科要五年。很多只能掌握“肤浅知识”。混混噩噩的熬到毕业了。
这些学历低以及所毕业学校不是重点大学,学历和院校两项不占优势的学生毕业了,不能胜任主治医生岗位,而不得不转行。
2、选择医生这个行业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即使是能顺利从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们,也要“一视同仁”的参加《职业医生资格证书》后,取得相关证书才能从事医生行业。没有这个证书,医学毕业生上班也只能是从事打杂的辅助性工作,连助理医生都要取得《助理职业医师证书》才能从事。
医师资格证书的考试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每年的通过率不到一半,考取这些证书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很多不是一次性就能通过。需要有坚定毅力要经过好几次才能考取下来。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之前,就不能从事医生职业。
医生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即使是考取相关职业证书之后,职业医师每年都要按照卫生健康局相关部门的规定,参加继续教育。这也是让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们坚持不下来,不得不转行的原因。
3、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家庭普通,家庭经济条件很一般,好不容易把孩子供读毕业,又没有经济来支持孩子考取相关从业资格证书。也没人脉关系,在毕业时不能如医院,医院甚至连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都不能有幸进入。医院自己又不愿意委屈就任。不得不转行。
总结:大家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既然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就要坚持走下去,希望大家不要半途而废,浪费青春,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不容易,既然选择了,希望大家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