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自从年“论文抄袭事件”被查出以后,不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而且也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为了肃清研究生队伍中“投机取巧”的坏学生,教育部一连发布了多项规定。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两年的时间,又有学生顶风作案,就在年2月9号,南昌大学官方微博就发布了《关于熊某硕士学位论文相关问题的核查说明》的相关信息,其中不仅取消了该学生的硕士资格,而且该学生的导师也被停止了研究生的招生资格。
“论文抽检”之火,慢慢烧到了“本科”在最近几年,教育部对人才队伍的构建越发严格,为了加强管理与监督,教育部一纸令下,将全面开展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任务。
在年初就提出“论文抽检”的比例不得少于2%,一经查出学生的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买卖、伪造等问题,将依法撤销已经授予的“硕士学位”,并注销该学生的学位证书。
而现在则会更为严格,不仅包含了研究生,本科生也将慢慢加入这个队伍,虽然学历层次、学科之间的要素各不相同,但是评定的方法却是一样的,这对学校本身而言也等于是敲响了警钟。
要知道论文的抽检完全是随机的,如果一所学校有多篇论文都是“问题论文”,那么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口碑,往后的招生也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分析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现在有不少学生都处于这样一个状态,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乃至研究生却不好好珍惜,到了写论文的阶段就开始随便糊弄,有的导师比较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这也就导致学生们的论文写得乱七八糟。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教育部才发布了“论文抽检”的新规定,这也就意味着全体大学生、研究生和导师们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严格把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抽检论文并不局限于在校生,哪怕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也有可能被抽检到,因此只要你的论文被评定为“不合格”,那么你还是得回到学校来重新盲审、答辩,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未来想要顺利的毕业更难了。
要知道抽检论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为难学生和导师,而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拥有真材实料,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而导师们也能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
写在最后不管怎么说,每个人在考大学和考研究生的时候都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都想通过自己身的努力越过龙门,开启美好的人生,因此大家在对待毕业论文的问题上一定要更加严谨、认真,不要敷衍了事,这样从校方毕业以后才会更加的安心。
今日话题:你认为“论文抽检”是有必要的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大家积极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