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天,年浙江大学MEM提前批面试的申请工作即将结束,系统关闭后已经提交过材料的考生静待材料审核结果公布即可。按照去年的情况,可能有五成上下的考生通不过材料审核,也许不少考生会很惊讶,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那么,什么样的材料可能被刷的几率会比较高呢?专注浙大MEM的浙大易考为大家做简要分析。
首先,考生们要明白提前批面试的基本意义是什么,对于浙江大学这类名校而言,生源一般是不愁招不满的,因此实施提前批面试政策的原因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也就是说从诸多的报考考生之中优选一部分更加符合项目生源定位和提升录取生源质量的目标考生,所以想要申请浙大MEM项目提前批面试,首先要“背景相契合”,比如涉及到的五大方向: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标准化、金融工程,至少自身的职业背景有关联,既要有“工程”属性,又要有“方向”属性,这个不达标一般在材料环节基本是被毙掉的概率是比较高的。特别每年针对金融工程方向的申请者中不少是不太符合项目定位的,因此这个是比较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其次,在“根正”的前提下,就要看苗是否红了。“苗红”的标准和维度比较复杂,很难一句话断定某位考生是否符合条件,比较重要的维度比如学历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技能资质背景等,学历背景很明显的用世俗眼光可以判定,比如类比普通类就是要更受待见,硕士学历的就是要比本科和专科背景的受待见,需要指出的是当下浙大MEM项目的考生中有一部分其实是大专生背景,相应比例在近几年的录取考生中比例还比较高,但后期会慢慢降低。在工作层面,考生本人所在的单位、工作内容、职务以及业绩情况都会影响到材料的评审,有一部分考生可能是大专背景,但如果在职务业绩层面有非常突出的表现,那么材料也可能会通过,所以材料评审环节其实是“相对性”的评判,并不是一言否之的问题;在材料能够通过的案例中,浙大易考发现在拥有中级职称的申请者中往往通过的比例会更高一些,技能资质方面会是浙大MEM项目材料评审比较重要的一点,如果准备明年或后期报考该项目提面,早做打算能够提升个人成功几率。
作为工程类背景的考生群体,相对于录取难度而言,毕业难度也许会更高一点。所以这里会存在一个潜在的提面申请优势因素——学术研究能力。在浙大易考不少考生中会有部分在研发能力方面有些建树,这一点往往能够受到评审老师的青睐,应该要能够凸显自己的独特亮点,提高通过概率。当然在多年针对浙大MEM面试指导的过程中也发现态度的差异性,有些考生认真对待提面申请这件事,结果也会普遍好于敷衍了事的考生,毕竟材料关更多的是考官感性和理性评判的结合,如果材料让他们看着不舒服了,又凭什么能够给到好的分数结果呢?
提前批面试优秀资格不是录取过程中非有不可的存在,但却是自己整个备考过程的“定心丸”,能有条件和机会拿到资格,还是要试一试,毕竟这一遭早晚都要来一次!(浙大易考原创,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