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奉为读博的跳板与捷径科研助理,值得入坑

科研助理岗位更加频繁地走入毕业生的视野,许多人发出了困惑,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要不要签科研助理?科研助理岗位值不值得去?科研助理一年后再读博可行吗?

为解除大家对此问题的困惑,笔者作为一个过来人,特就此类问题来一一解答。

生物硕士毕业后的尴尬处境

生物专业素来以高学历,高文凭,高标准要求大家,没有个硕士文凭都不敢宣称自己是生物专业毕业的,没有个博士学位都不敢称自己是搞科研的,博士后认为自己才刚刚走进科研的大门,更不说科研圈内已经排满了助教、助理研究员、讲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教授(研究员)等一系列科研大佬。

硕士毕业似乎已经成了科研圈里最低的配置,面对就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去公司做科研或技术支持,薪资待遇和博士差了一大截不说,甚至还不如其他专业的本科待遇。

去大学应聘,生物专业辅导员学历要求即博士学历,硕士多数只能应聘科研助理的工作。

科研助理岗位部分偏行政岗,主要负责管理类工作,实验和科研任务较轻但往往升职无望;另外一种偏科研岗,不仅要负责管理的工作,还要做得了实验,发得了文章,简称「不给学位的劳动力」。

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种尴尬处境摆在生物硕士的面前,许多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提升学历或者挤进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选调生的行列中。

而面临毕业压力或备考,二战考生为了暂时寻得一份谋生的手段,科研助理岗位往往成了不二之选。

科研助理岗位有前(钱)途么?

科研助理岗位并非新生职业,科研助理制度早在年就出台了相关政策。

年的《通知》指出,「科研助理是指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人员。」

新冠疫情导致众多人员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显,国家为缓解毕业生的压力,再次重申和鼓励项目承担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但是科研助理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

1.从收入上来说:科研助理待遇较差,多数为临时工性质

各个高校和研究所设置待遇标准基本为内部制定,科研助理岗位多数从项目中的「劳务费」出钱解决工资问题,一个课题组劳务费的多少直接决定科研助理的待遇,还有少数由单位承担部分工资,课题组承担另外一部分工资,总的来说,福利待遇方面相对一般。

据看准网的统计,科研助理的平均薪酬为元/月,部分只能拿到3千左右的工资标准,能拿到8千加的工资实属少数。如果在一线大城市,这样的工资标准仅够饱腹,除去房租,水电,生活费,基本上不会有结余,如果某个月碰到朋友结婚生孩子,要随份子钱,势必捉襟见肘。

2.职业发展来说:局限性,无太大晋升空间

鉴于目前现实的环境,科研助理岗位考核和晋升通道都没有完善和成熟,在一个博士和博士后遍地开花的工作环境中难以晋升和被提拔。即使有一些单位制定了考核标准,也多是通过论文作为考核的标准,这样的考核制度对于从事辅助岗位的科研助理们来说,晋升难度较大。

3.工作职责:琐事较多,压力大

工作内容即协助课题组完成科研任务,由于职责不清,每天任务量大,疲于奔命,穿梭于各个大楼之间。工作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完成实验要求、耗材试剂订购,财务报销、订票、项目的申报、结题、整理材料、会议的组织和召开、文献汇报、工作汇报等等,既是实验员,又是秘书,又感觉自己在读博,还不给学位的那种。

如果寻求持续、稳定、发展,科研助理岗位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即使如此,还是有许多毕业生因各种原因进入科研助理的岗位,其中不乏一部分计划读博的有志青年,竞争越来越激烈,无法转博或准备二战继续考博的毕业生,希望在课题组做科研助理过渡。

科研助理是否可以作为读博的跳板?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的朋友中,有通过科研助理作为跳板实现读博梦想的,也有做了科研助理放弃读博意愿的。

1.目标明确的小师弟

小彭师弟毕业后,不愿意留就在原来的课题组,硕士毕业后去广州某研究所课题组做科研助理,边工作边备战考博事宜,所幸,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入选该组读博,转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生物信息学专业读博,也算得偿所愿,一年的辛勤付出有了回报。

2.勇敢挑战自我的师姐

另外一个师姐婧婧,毕业后先去一个小公司工作了几年,结果后来公司垮了,重新找了一份大学实验室科研助理的工作。在学校做了一两年,深感工作中的繁琐与无奈,兜兜转转,她痛下决心,开始考博,此时师姐的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在家人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师姐婧婧开始了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读博的繁忙科研生涯,着实佩服师姐身兼多职的勇气。

3.还在此坑中的自己

许多毕业生也像曾经的自己一样,想要追求学术的梦想,科研的康庄大道,可是入了科研助理的坑后,发现生活中的自己已经无暇顾及太多。

明明很简单的报账,却需要各式各样的要求和粘贴技巧;一个单子要四五位领导签字才能报销,关键大佬们时常神出鬼没总也找不到;每天被学生,老师督促着订购各种耗材,试剂,仪器设备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科研任务要求,工作汇报、文献汇报、组会样样不少;......科研助理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每天都被琐事缠身,读博的想法随时间也慢慢地远去。

科研助理作为读博的跳板可能只是一种手段,鉴于对自己和课题组的清晰认识,尽量规避时间沉默成本和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对于任务重钱少,天天,(工作朝八晚十,一周上6/7天),做了科研还不给挂名的课题组还是尽早做打算为好,如果遇到待遇还不错的,可以给与一定的升职空间,未来还有望入编的课题组,还是可以考虑留下来的。

对于应届毕业生,科研助理只是一个选择项而非必选项,先就业再择业的模式在一定境况下并不可取,慎重地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最后预祝大家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前途光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