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我的硕士毕业转行血泪史

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3.html

有些人是被自己的不甘心害死的。

比如说我。

高考报志愿时,是在高中做老师的二叔给我报的。因为该专业的就业率超棒,大三时就有一大堆公司跑到学校预订人。

01痛苦

谁料到,我非常不适合这个专业。

这个专业的名字不说了,因为母校这个专业在国内有名气,说出来恐对不起学校和导师。

这个专业需要画图,画很多很多图。

可我是一个动手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差的人,高中立体几何学得非常吃力。

可想而知,我是多么痛苦。

交图前夕,很多同学高高兴兴买一大包吃的,然后从寝室扛一台音箱雄赳赳气昂昂奔赴制图室。不明状况的人还以为他们要去看电影。

反正就是这么开心。

而我呢?

我本身是一个做事非常快、喜欢提前完成的人,但每次交图都是最后一批。因为画不出来。

画图这个事,诡异的点在于:

它没有一个标准。

不像做数学题,最后我得出1.25,就是对。

也不像写文章,我紧扣题意,写完令人读来酣畅淋漓,就是棒。

每次画图我都充满困惑。

于是凌晨1点的制图室经常出现诡异的一幕:

大部分同学一边哼歌一边心情愉悦地画,一些同学面无表情行云流水地画,有一名女同学,愁眉苦脸地画,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她非常紧张。

那段时间,我的自我评价创下历史新低——在十几年读书生涯中,我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更重要的是,我无从下手,无力改变!

02自救

我必须自救。

大二时,学校说可以修双学位。

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先是考过专四后考过专八——一个战场上失去的,我必须从另外一个战场夺回来。

不仅如此,我每次都努力拿奖学金。

大学发奖学金的诡异之处在于:如果你某科成绩考得低,没有关系。只要其他科考得好就行。

于是,画图画得很差的我,每次都能拿到一等奖学金。因为除了画图,其他科目我都考得特别好,尤其是英语一骑绝尘。

03回到牢笼

离研究生考试还有天时,我陷入极大的焦虑中,我发现自己找不到工作——我画图画得那么渣,哪个公司要我?

怎么办?

与此同时,我陷入巨大的不甘心情绪中——我前面4年没学好,一定不是我个人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学!

再给我3年时间,我一定能学好。

我报了名,就此套牢未来3年。

研究生初试不考画图,考英语+ZZ+2门专业课。我考的分数特别高,其中英语全院最高。

复试要考画图。复试前,我拿到历年考题,没日没夜在制图室画。甚至把一些图背了下来。

我不擅长画图,但我擅长考试。我不仅通过复试,还拿到公费读研的资

读研那3年,是我人生最痛苦的3年。

生不如死。

我充分体会到一个人的懦弱与不果断,将把自己陷入何种绝望的境地。读研3年,我无数次想退学,无数次拷问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04再次自救

终于熬到年夏天,我开始疯狂找工作。

因为不想从事本专业,于是只能拿英语找工作。我前前后后把知名快消公司申请了一遍——高露洁、宝洁、联合利华、玛氏……

因为这些快消行业有个共性:他们喜欢招英语好的,素质高的应届生,且不在意专业。

因为我的学校还可以,英语好,又是硕士,网申都能通过,然后参加英语笔试。英语笔试对我是毛毛雨,每次都是高分通过。

年暑假,我和2名双学位的同学一起杀到上海,参加玛氏的面试。面试官有外国人有中国人。

玛氏的面试是6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全英文PK。因为我们3个是一起来的,所以被分到一个组。另外3人是上外研三学生。

在这个PK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丢人丢到太平洋”。

我自认为骄傲的英语,在上外那3个人面前就是一坨翔。人家那个流利那个挥洒自如,我连插嘴的份儿都没有!

这个沉重的打击彻底毁灭了我进快消的心。

我灰溜溜回到武汉。

(注:后来我写灵魂拷问:林有有为何如此迷恋许幻山?把上外写成上海外国语学院,大家让我改。我不是笔误,我就是故意的,我才不改)

05北漂生涯

年过完年,我又跑到北京找工作。

每次应聘都要画图,每次画图时,我都会想:

我未来这30年,都要画图吗?画自己觉得痛苦的图?画自己不知好还是坏的图?一次次扼杀自己的信心,一次次扼杀自己?

在这种心态下,找了3个月,一无所获。只好灰溜溜回武汉写论文。

09年6月底,拿完双证,我立刻把所有行李托运回老家(一回老家我爸就不让我出来了),带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几件衣服、学历证书,继续闯北京。

我是全班第一个离校的。有个从本科开始就追我的男生跑去火车站送我。

听着很感人是不是?可是我那时的心情完全麻木——工作都没有着落,谈什么感情?

我估计古天乐和彭于晏同时来送我,我都毫无欣喜之感。

真的。

06北漂生涯

我有个初中同桌在北理读博,他帮我租了个群租房,上下铺,一月。算是有了个栖身之所。合租并不愉快从成都理工女大学生砍人,说说我不堪回首的群租生活

我每天的行程是这样的:早起吃饭——整个白天跑招聘会——吃晚饭——投简历——睡觉。

因为实在不想画图,我便拓宽了自己的择业范围——哪个公司要我,我就去哪个公司工作。

不夸张地说,我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招聘会,也参加过各种匪夷所思的面试。至于被翻译公司骗稿,那简直是毛毛雨。

很多面试已经忘了,捡几个印象深刻的说吧!

06.01江河幕墙

最远的跑过顺义牛栏山。

那里有个很大的公司,叫江河幕墙,要招聘英语翻译。

我一早坐长途车过去,到了以后,被领进等候区。

到了等候区看到好几个人,一聊,发现人家都是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生。

我惊呆了。

他们的穿戴都比我时尚得多,职业得多,国际化得多。

有一种极深的自卑感和焦虑感从我内心涌现,看看人家的表、人家的包,人家的衣服,再瞄瞄自己,觉得这趟算是白来了。

果然,江河幕墙没有要我。

但我非常感激它,因为中午有工作人员带我们去食堂吃午饭,整个面试过程都很尊重我们。

06.02华美

最令我愤怒的是华美,这是一家地产公司(乙方)。

那时我对地产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既然它要我,那就去试试。

没想到,这场面试,我从下午1点半,一直等到晚上6点。

在一栋写字楼里,黑压压的人坐了一屋子,7月的天,没有空调。我不停擦汗,内心无比烦躁。

我去询问何时到我面试,工作人员很傲慢地说:如果这种等待你就受不了的话,那我认为你不适合在我们公司工作。

我气得要死。

我无数次想走,但又强行把自己摁下去。

终于到了面试环节,竟然是一个群面——每个人做个自我介绍,要求慷慨激昂,越鸡血越好。

我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

但为了得到一份工作,我也依照要求,做了自我介绍。

工作人员让我回去等消息,当然最终也没要我。

后来我进入地产行业,才发现这就是它的公司文化,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服从,无条件服从。

前面漫长的等待不过是服从性测试,把那些不老实的(比如说我)剔除掉。

有意思的是,工作没几年,我就成为了华美的甲方。真后悔当时没记下那人的名字。

06.03三只黑猫

19年8月的一个周五下午,我接到一个面试电话,通知我周六去海淀某个地方面试。

我非常奇怪:哪有周六面试的?

但想想面试机会来之不易,去就去吧。

面试的地方是在海淀区一个商住两用的公寓,我找了很久,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那时还没有手机地图)。

按门铃进去,一个年轻女孩子开的门,很冷淡地问我干什么的。

我说我是来面试的。

她放我进去了,让我等一会儿。

等待的过程中,有一只黑猫跑出来,走到我身边,很不客气地盯着我看,让我内心犯怵。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棕色缎面睡衣睡裤+黑色软底拖鞋的圆脸男人缓缓走出来,怀里抱着一只黑猫,问:你就是来面试的?

我说是,双手递上自己的简历。

他腾出一只手接过简历,坐下,把简历放到桌上,让我做自我介绍。然后一边听,一边抚摸猫。

我刚刚讲到自己的专业,又有一只黑猫过来,优雅地跳上桌子。见状,我身边这只黑猫也跳上桌子。

此时,男人怀中的黑猫瞄一声,男人放开它,它也走上桌子。

于是,我整个面试便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一个圆脸男人,三只在桌上走来走去的黑猫。

面试过程不长,他似乎对我的个人经历更感兴趣。例如:

你老家外地的,为什么要来北京?在老家呆着不好吗?

你都读完研了,为什么要转行?

……

那段时间特别绝望——

没钱(我爸为了逼我回家,对我实行经济封锁)

没朋友(同学都进本专业很好的单位了,我没脸跟人联系),孤苦伶仃,在北京苦熬。

我买了一块香皂(太穷了,买不起沐浴露),每次洗澡时我都跟自己说:

等这块香皂用完,我还没找到工作,我就认命了,滚回老家,安心考公务员。或者听从家人的安排,进个稳定单位,结婚生子。

07悄悄的一线光

09年9月下旬,终于有一家做商业地产的小公司愿意要我了。

这个公司特别小,老板有2个,一个叫A,一个叫B。

财务总监是A的老婆,前台是A老婆的表妹,司机是A老婆的表叔。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专门写报告的女孩,一个商业总监。

我是这个公司的第8名员工。

司机是个40多岁的男人,他的人生理想是买一台车,他跟我们说:

我一年攒一个轱辘,4年就能攒4个轱辘。

我表面上和大家一起笑,内心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我不属于这里。

我一边工作,一边暗地里继续投简历。

一个月后,我进了行业内知名的乙方公司。

几年后,我跳到某一线开发商。

08复盘

我觉得硕士毕业转行是我人生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排第二的应该是离婚。

如果不转行,我估计早就抑郁了。即便不抑郁,也肯定是一具行尸走肉,找不到任何人生乐趣。

因为工作要占一个人生命的1/3,甚至更多。

如果你的生命中1/3的时间很痛苦,1/3的时间你都持续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攻击,这是怎样痛苦的人生?

我把转行成功的因素概括如下:

1我在北京。

这个城市工作机会多,包容性强,不会对转行这件事特别在意。

2行业要求。

我进入的是地产行业,对专业背景要求不高。

3年龄

我虽然硕士毕业,但那时才24岁。

4个人素质

我虽然转行,但基本面过关。双学位、专业八级侧面证明了我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

09得失如何衡量?

转行后的感觉很好。

这种好指的是:只要我努力,我就能做好。我有一种巨大的掌控感和确定感。

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这6个字:掌控感确定感。

当然,这些年过得也并不容易。

首先,转换行业后,一切人脉要从头开始积累。

如果不转行,很多工作上的问题和信息问一下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就知道了,但换了行业根本不行。一切从0开始。

其次,和硕士同学早已脱离联系。

因为不在一个行业,联系的频率很低。他们在群里打得火热,经常一起去参加论坛会议什么的,我在一边很尴尬,于是退群了。

再次,心态问题。

硕士同学中混得好的,经常去顶级高校参加各种活动,早已在中美两国置业。二胎在美国生的,医院环境特别好,护士特别和蔼可亲,估计是私立的。

没法比。

10你对人生的理解是什么?

当然,这些没什么好抱怨的,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谁让人家画图画得很高兴,你画图那么痛苦?

说白了,自己在天赋素养上有所缺失。

既然技不如人,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人非常幸运,大学学什么,毕业做什么,安安稳稳简简单单。

有些人则存在各种坎坷,比如说我。

阿甘说: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我认为:

人生是一份试卷。有些人抽到的是驾校科目一,而我抽到的是有机化学。

我曾经强烈羡慕过前者,羡慕到心口发痛。

最茫然无措时,我从招聘会出来,坐在路边台阶上,羡慕旁边捡瓶子的老奶奶人,真正的迷茫:看不清现实+自我麻痹

但换个思路,我觉得我赚到的更多。

因为我经历过更多世态炎凉、白眼刁难、不屑一顾、冷嘲热讽,获取比别人更丰厚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人生,锻炼出更为强大的心脏和承受力,也算是一笔莫大的收获。

正是这些经历让我的生命变得丰厚,让我迅速从巨大的人生打击中恢复过来,让我成为一个什么都打不倒的人,让我有能力有底气坐在这里写文章、做咨询,为读者解答各种难题。

我知道硕士毕业转行很难。在这其中,会有无数不被理解,甚至被最亲近的人怀疑为“神经病“、“娇气”、“任性”、“脑子有问题”。

正如师太说:说不出的苦,才是苦。

那种痛苦那种绝望,那种四处碰壁四处茫然的感觉,无人能懂。我在经历无数惊诧和质疑后,选择坚决不向任何一个人吐露半字。

我在网上拼命搜索“硕士毕业转行”的文章,但根本搜不到。

那时的我发誓:如果有一天,我转行成功,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来,给后来人一个启发,给陷入人生困扰、纠结无措、茫然无助的学弟学妹,带来一线微弱的光。

今天,我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

我希望正在看这篇文章你,勇敢做出选择,选择后一律认领,全部承担,然后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我希望有一天,你来大声告诉我:

沛沛姐!我转行成功了,我现在特别好!

我在这里等你。

来源:可可沛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