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考研人数也逐年增多,据统计,年考研人数为万,预计年会突破50万,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研究生的上岸难度很大,成为研究生之后,学生会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希望找一位有实力、认真负责的导师,可有些导师却让学生感到很失望。
华中大陈汉华当了10年博导,竟然无一人毕业
陈汉华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有人发现,他担任博士生导师已有10年之久,可是却没有一名学生能够顺利毕业。
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发出疑问:“10年了,难道没有遇到一名优秀的学生?”有点学生发表了6篇高质量论文,可仍然无法毕业,转投到其他导师那里后很快就毕业了。
外人并不是很了解陈汉华教授,可对于华中大的一些学生来说,都知道他的为人。有人在网上声称陈教授“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脾气很火爆,还总以“延毕”威胁学生。
还有名学生表示,选择陈教授当导师的学生,很多都想尽办法离开他,最近几年招进来的硕士和博士,几乎没有留下来的。
也有人说他总是喜欢支使学生,让学生必须听他的话,感觉像是把学生当成了“奴隶”,正因为他经常故意刁难学生,所以这么多年才没有学生毕业。
正常情况下,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不会太差,甚至会成为朋友,将来在科研的道路上共同进步,而陈教授却没有获得学生的认可,他的学生无一人毕业。
是陈教授对学生太严格,还是他故意刁难?
能够成为研究生的导师,说明陈教授在专业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曾经接受过高等教育,可出现了这种情况,说明他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比如他的交际能力有限,无法与学生处好关系。再比如性格不好,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相处。也可能是人品很差,滥用职权,仗势欺人。
按照常理来说,他当了10年博士生导师,在这10年当中,他教过很多学生,不可能每名学生都不符合毕业标准,所以他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在教学方面,他作为导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要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这是导师的责任,但要掌握好尺度,如果学生符合毕业标准,就不应该不允许学生毕业。
如果不允许符合标准的学生毕业,他就属于“故意刁难”,而为什么要故意刁难学生?这是一个值得调查的问题,或许是为了利益,也可能是为了满足个人某方面的需求。
无论他是为了什么,故意不让学生毕业就是错误的行为,这是失职、失德的体现,会影响很多学生的未来。学生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别选择这种导师。
研究生怎样才能选到一位好导师?
选择一位好导师对于研究生来说很重要,如果导师人品很好,认真负责,学生读研的过程会很享受,反之,如果导师经常故意刁难学生,读研时会感到“度日如年”,甚至会延期毕业。
在选择导师之前,考生要先搜集相关信息,主要是导师的个人信息,包括职称、研究方向、科研部成果等等。获得这些信息之后,能够对导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建议学生选择能力强的导师,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还要了解导师发布过的论文,每所高校都会有数据库,可以在数据库里查到导师的论文,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等到将来与导师见面之后,可以发表自己对老师研究方向的想法。
也要找学哥学姐了解情况,他们是过来人,对导师的能力、人品等非常了解,他们也很愿意帮助学弟学妹。如果导师的口碑不好,学生就要换一位导师。
总而言之,学生很尊重博导、硕导,希望能够跟着导师学到知识,导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提升自己,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导师在教学方面不能有私信,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会的东西都教给学生,如果导师乱用职权,以权谋私,故意刁难学生,不让学生毕业,不仅无法获得学生的尊重,也违反了相关规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互动话题:对于陈教授10年没有培养出一名毕业生这件事,您都有哪些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