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过去了,你的钱包还好吗?
今年和以往不同,今年的双十一有两波高峰。而在双十一开启预售的那天晚上,薇娅和李佳琦直播间的观看人数高达1.5亿和1.3亿,成交额更是创新高,达到了33亿和35亿!也就是说,有业界人士估计,李佳琦一个晚上就赚了6个亿!
还记得之前王健林的小目标赚一个亿吗?李佳琦一晚上就完成了6个小目标。年出生的李佳琦,在同龄人当中可谓是一骑绝尘。6个亿,我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网红直播经济这几年可谓是风生水起,很多网红确实也赚得盆满钵满的,这给很多年轻人一种错觉:觉得只要当网红就能赚很多钱。甚至网上还产生了一种言论: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却拼不过一个网红。
1
一晚赚6个亿的李佳琦,背后团队全是研究生
就拿李佳琦来说吧,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不断创新高的卖货数据,却没有看到他背后团队的付出,不管是李佳琦还是薇娅,背后都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在为他们服务。
在央视的《对话》节目中,李佳琦曝光了自己的幕后团队:团队成员全是研究生以上的学位。
我们都知道,对于直播带货来说,选品是最核心的环节,一旦选品“翻车”了,那粉丝对主播的信任值必然会下降。所以李佳琦团队为了更好的把控选品,专门成立了一支质检团队。这支团队在品控方面做足了功课,给了李佳琦十足的底气。
而且就连李佳琦自己,也是毕业于高校南昌大学。
所以你还觉得学历没用吗?
2
读书无用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谎言”
不会吧不会吧,都年了,不会真的还有人相信读书无用论吧!
科举制时,古人讲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却频繁出现在我们视线中,那些吃过读书红利的人大肆宣扬这种观念,而另一些人却把它当成自甘堕落的理由。
在这个信息化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接收到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信息,你是不是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北大毕业生回家买猪肉
48岁名校硕士回家啃老
名校女博士选择当保姆
......
于是开始有人大肆宣扬:读书有什么用,你看博士毕业还不是去当保姆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观念已经散发到了学生的心中,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这种观念深入学生心中,未来的社会整体素质是堪忧的。
之前看过一个校园采访,记者问小学生,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
很多学生回答:当网红。
看完这个采访后我感触颇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谁的梦想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我担心的是他们梦想当网红是为了什么?
哪怕梦想是当网红,也还是先把书读好,才能走得更远。
为什么说读书无用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谎言?因为我们都被信息给“骗”了。在信息化爆炸的今天,我们每天都在网上看到别人的成功,甚至会给人一种成功没那么难,钱其实很好赚的错觉。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焦虑,我们接受不了自己平庸的现实。
但其实,我们看到的事件都是小概率的,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是高学历,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足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善于思考。
学历其实就像是一块敲门砖,一张通行证。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学历这个跳板,我们可能连进门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用小概率的事件代替全部事实的人,才是最无知也最可悲的。
3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差别真的很大
如果你是一个智慧的人,就会明白,在当代社会,读书才是最好走的路。
关于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我特别喜欢知乎里的一个回答:读书跟不读书的区别可能在于,不读书的人会嘲笑读书没有用,而读书的人不会嘲笑没读过书的人。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的不同。
书读得更多,就越是能包容这个世界,遇到难题时能冷静下来找解决方法,而且也更有勇气面对挫折和困难,用内心的温柔来抵御现实世界的恶意和不堪。
而不读书的人,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缺少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久而久之,甚至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大部分读书多高学历的人,都进了大公司,拿着可观的收入,在办公室西装革履谈笑风生;而大部分读书少学历低的人,在工厂流水线上做着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枯燥且乏味。
很多人确实是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之前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某高校任教老师录取通知书,配文是:吾辈三代为农,自我开始仰望天空。
这就是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说明。
说到底,读书无用论是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和社会焦虑的产物,是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假象。你没有读过书,又凭什么说读书不用呢?
你对“读书无用论”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哦~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记得帮我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