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毕博士们的芸芸众生相

我博士延毕了。虽然有一点难受,但还是无奈接受了这一现实。因为我从教学秘书那里得知,目前整个学院的博士延毕率已经快接近50%。

大环境如此,我所奢望的好运气看来并没有砸到我头上。大部分外面人都视我们这个群体为天之骄子。盛名之下,其实有众多延毕的博士在苦苦挣扎,曾经的骄傲如今早已变成了“焦虑”。

01

“读博不后悔,但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小君是我本科同学,后来我们去了不同课题组读博。他脑子顶好使,看小说,玩游戏,但成绩常年保持年级前三。读博也是去了大牛老师的组,大家几乎都认定他是未来的学术明星。

可事与愿违。刚读博的那个学期我还会偶尔碰见他,之后我们就再也没碰过面。后来再次见到他时已经是第四年了。按学制,这应当是我最后一年,而小君是连读,正常应该比我早一年毕业。

但我碰见了他,这基本就是说明他延毕了。那天是腊月二十八,校园里几乎没什么人了,我赶在过年前把一篇小论文投了出去,然后拖着个行李箱准备回家过年。小君在校门口等外卖,穿个单薄的睡衣,蓬头垢面。

看见他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第一反应是小君延毕了。看这大过年的他一个人也怪孤单,而且又延毕了,我随即把火车票改签到了晚上,准备中午请他吃一顿饭叙叙旧。

我们在学校门口找了个小饭馆,小君还主动提出喝点白的。酒过三巡,我们话都变多了。我也记不清是谁先开的头,总之还是聊到了延毕的事。小君说他这几年总共才发了一篇文章,不够毕业条件。

听完很惊讶,小君绝顶聪明又是在大牛组,怎么会才发一篇文章?小君说刚读博前两年他依然保持着之前边玩边学的状态,他以为可以照样所向披靡,结果却迟迟没做出东西来。再加上他导师太忙,平时也没有太多精力顾及他,前两年就这么稀里糊涂过完了。

第三年开始,他戒掉了小说、游戏和睡懒觉,开始踏踏实实搞科研。遗憾的是大反转并没出现。虽然很用心,但小君的研究课题是做一个废一个!瞎折腾了一年多,仅仅收获了一篇非常水的EI。导师也有点无奈,灵魂拷问小君:为什么给别人研究课题最后都能有好的成果,给你的却全都打了水漂?

小君当然回答不上来,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小君智商过人,在分析一个课题时总是能抽丝剥茧,清晰看到课题不可行的地方,只是缺乏一点创造力来提出一个变不可行为可行的方案。

借着酒劲,小君哭了,他说他想不通,他脑子灵光,也浪子回头开始努力了,怎么还是搞不出东西来呢?后来小君自己说这大概就是报应吧。他出身农村,父母供他读书不容易。

读博前两年他荒废度日,愧对爹娘,现在终是自食苦果。我说你是个博士,还信报应和宿命这些?不应该科学地去分析问题原因吗?小君摇摇头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时科学救不了你,只好信命了。

小君有过退学的念头,但因为是硕博连读,退学连硕士证都没有,他说自己没那个勇气。过年他也不打算回去了,因为觉得没法面对年迈的父母。吃完饭小君送我到公交站坐车,我问他有没有后悔读博。他说不后悔,但也已经感觉不出读博有什么意义了。

02

“穿上这身红衣服那天,我肯定会哭”

6月中旬,天气炎热,校园里随处可见拍毕业照的学生,他们穿着厚厚的学位服,但沉浸在喜悦之中丝毫没有觉得热。本硕博的学位服颜色不一样,这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博士的大红色。再加上博士人数比较少,真可谓是万千绿叶中的一点红。但快乐是他们的,我根本没有心情去多看一眼,或者说我害怕看到这样的景象。

六月是毕业季,他们毕业了,而我延毕了。我准备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手里拿的《延毕知情确认书》送到学院办公室。跟我一起去交的还有一个同实验室的师弟。

他小我一届,但因为是连读,所以是和我同时毕业的。现在说起来,应该是同时延毕。我们俩终于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但师弟又突然停住了,忍不住回头又看一眼。他盯着的方向有一个课题组正在合影留念,两侧都是硕士,C位站了一个博士。师弟跟我说:“师兄,我好羡慕能毕业的博士,太不容易了,等我能穿上这身红衣服那天,我肯定会哭”。

师弟可能是千千万万普通学生的一个典型缩影。天资绝对不算差,但也不是顶尖的。出生在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智商普通,努力程度普通,发的文章普通。他现在手里其实已经有三篇文章了,虽然不是顶刊,但也算领域内中等偏上了。即便已经够了学校的毕业条件,他还是跟我一起延毕了。因为导师要求比较高,不发顶刊就别想毕业。跟师弟私下里闲聊时,他差不多隔个两三天就要把导师狠狠骂一通。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一点师德也没有。隔壁实验室博士只发了两篇垃圾水刊人家导师都让毕业了,为什么咱们这儿就不行?有一次组会上,导师以半开玩笑的口气跟师弟说,你别着急毕业,读个七八年吧,多攒点好的成果。

师弟一听心态就炸了,本来他对毕业的事就比较敏感。当天晚上他一宿没睡,连夜写了一个diss导师的小作文,准备发到校长邮箱。具体写的啥我也不太清楚,但师弟问我要不要发出去时,我劝他还是认怂吧。

坦白讲,我们导师不怎么安排博士干杂活,也没逼我们干过恶心的事,只是在科研上近乎严苛地要求我们,期望我们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这样做错了吗?恐怕校长不会这么认为。

所以师弟这封信发出去也可能是石沉大海。这信最终还是没发,师弟挺绝望的,对现实也很迷惑:既然老师没有错,那是我自己做错了吗?如果也不是我的错,那是哪里出了问题? 

03

“毕业就拉黑,此生定不再相见”

我至今没有女朋友,身边接触最多的异性是我的一个老乡师姐。从同一个小地方来到相同的学校读博,师姐给了我很多关照。师姐比我高两届,又在不同的实验室,所以我对她平时的情况了解不多。

六月底的一天晚上,师姐突然说要请我吃饭,原来她已经通过答辩顺利毕业了,在延毕了两年之后。吃饭的时候感觉师姐还是很开心的,我也为她高兴,因为她终于解脱了。吃完饭我们走路回学校,在路上师姐聊起了她这些年的辛酸。

学业和科研的压力自是不必多说,既然选择读博就要承受。在科研之外,师姐经受了更为痛苦的折磨。我见过师姐导师,也上过他几次课,给我的印象还挺好。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人竟然毫无底线。这个导师曾经多次在办公室对师姐性骚扰,动手动脚。还经常暗示师姐,想要发文章顺利毕业就必须有所“付出”。

师姐没吃这一套,所以在发文章毕业这条路上就走得格外曲折。我听完这些自然是很震惊,对“人面兽心”这个词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又很替师姐感到委屈,我问师姐为什么不举报。这不同于我师弟写的小作文,师姐这个事一旦曝光出来,我觉得学校还是会重视的,至少不会视而不见。

但师姐说我想的太简单了。一是这种事不好收集证据,没有确凿证据学校也不会轻易处分老师。二是这事传出去也有损师姐清誉。而且,即便把事情闹大,学校介入,最后的处理方式可能也是给师姐换个导师。

但这么一换,耽误了时间,毕业又得延后,结果也是两败俱伤。所以师姐才选择忍着,尽量保持面上过得去,只要能早点毕业就行。

师姐说等拿到学位证后就要把导师拉黑,然后离开这个城市,这辈子也不会再回来。后来快走到校门口的时候师姐说干脆现在就拉黑退群,等不及了。师姐打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