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或许从未站在聚光灯下,但他有自己的光与热。甘于平凡,不甘于平庸,在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凡的坚持。他或许没有彪炳的成绩,但他的闪光点也能成为他人的榜样,或许是坚持不懈的汗水,或许是与人为善的古道热肠,又或只是单纯的正能量。他,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爱国情,奋斗者。今天起,东方网·纵相新闻将推出《优秀的普通人》专栏。记录那些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默默付出的普通人。让我们遇见一个最好的他。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贾天荣六七月份是毕业季,莘莘学子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准备迈向人生新的阶段,学子们在全家人的期盼中等待着自己金榜题名时,上海交大的一位宿管阿姨,已经和儿子一起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49岁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原梦园,将不断学习变成一种生活状态的她常说:“你只管努力,想要的未来就在前面等着你。”年出生的原梦园来自河南新乡,喜爱文学的她不曾想过,能在年近50岁时收到广西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和儿子同级的硕士研究生。“儿子三年级时,我发现他学习的状态很焦虑。”于是他在儿子学习时拿着一本书在旁陪伴,久而久之,相伴读书成了母子俩的习惯。年,为了给初三的儿子陪读,她来到上海。因为家住在交大闵行校区附近,原梦园常在交大的自习室、湖边读书学习。年,儿子考上了大学,原梦园决定继续陪儿子学习:“我爱学习,也想让儿子有学习的氛围。”酷爱文学的她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一次偶然的机会,原梦园在交大生活园区看到招聘公告,受到大学浓厚的学习氛围所感染,年7月,她应聘成为了交大的一名宿管阿姨。自此49岁的原梦园,每天不是在工作的路上,就在学习的路上。“大三那年,儿子决定考复旦的研究生。”原梦园回忆,在儿子决定考研后,她也很快做出了考研的决定:“和儿子相互鼓励学习,向前走,有一种幸福感。”考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对于原梦园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英语,记忆力和背诵效率不比年轻人的她,在备考时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单词,不敢懈怠。原梦园说,自己还报名参加了英语和政治的网课,工作时间以外,在线完成了余节课程,在岗位上与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她也坚持使用英语,以此锻炼巩固口语与听力。其实,在学习这件事上,原梦园一家都如同“开了挂”,与她同岁的丈夫本是技校生,在原梦园的鼓励下,丈夫通过自学考了本科,而后更是在年和年先后考上了硕士和博士。也正是在这样为了彼此的成长,相互支持与付出的家庭氛围中,今年,儿子拟录取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原梦园也被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在职研究生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原梦园在朋友圈写到:“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天增岁月人增识。回首往事,我没有掉队。”考上研究生只是另一段学习旅程的开始,现在的原梦园,除了以交大宿管阿姨的身份完成日常的工作,还在努力准备着复旦大学本科的结业考试,上午十点上班的她从六点起就会先听几节网课,一有时间就会读书学习,从前为英语犯难的她,在前几天还刚刚参加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这种坚持学习的态度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身边的同学,考上研究生后原梦园受到了媒体的报道,除了收获到家人朋友的祝贺,交大的学生也得知了原来在自己的宿管站有这样一名优秀的阿姨:“之前的学生知道我一直在学习,但不知道我在考研。”原梦园说,得知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很多学生来到宿管站前台时都会和她开玩笑:“阿姨现在有名了。”但同时,学生们也会和原梦园说:“我们要向阿姨学习,能沉得下来(学习)。”“这边的工作到这个月底就结束了,接下来我还有结业考试和毕业论文要完成,九月就可以去读硕士了。”她说,媒体的报道并没有给自己学习节奏带来任何改变:“我还是原来的工作、原来的生活、原来的学习。”谈到未来,被广西大学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录取的原梦园,读完研之后还想去做几年老师,她说:“我是想多学点知识,也能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传播我们祖国的文化。”也正是带着这种美好的愿望,她在学习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身边人纷纷被她的学习精神所感染,有老同事告诉原梦园:“看到你考研成功,才发现其实我们并不老,也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原梦园自己,也在这条学习与逐梦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精彩,这一切亦如她的座右铭,“圆梦的道路无论多艰险,路的尽头一定是梦圆。”记者的话我们常常慨叹时间不够,但时间是公平的,不同的是每个人的选择。采访中我问原梦园,媒体报道有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吗?她说:“唯一的影响大概是因为要接受采访,失去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但我回来以后,还是能沉下来安静学习的。”除了学习和工作日常,原梦园还常常在朋友圈记录着自己阅读的感悟,《浮士德》、《神曲》、《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这句知易行难的话,原梦园用自己的言行在实实在在地践行,也从未停止。宿管阿姨、老师、学生……当一个个平凡的职业在她身上重叠,成为了那个不平凡的原梦园。谁是优秀的普通人?我们为何要找“优秀的普通人”?按照人群的正态分布,普通人才是一个社会中的“绝对主力”。普通人优秀不优秀,可能是观察社会文不文明,衡量人民幸不幸福的重要指标。优秀的普通人,他不为大众所知,但知道他的人,都喜欢他,甚至以他为“身边的榜样”,“追赶的小目标”,“最想成为的那个人”。70年来,新中国就是靠着千千万万“优秀的普通人”,才走到了今天的新时代。谁是优秀的普通人?他可以是奋斗一线的人民警察,也可以是退居幕后的退休教师,他可以是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也可以是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妇。只要符合“爱国、自信、靠谱、平实、努力”,你就是我们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如果你有这样的人选,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欢迎将简单的人物介绍,以及联系方式,发送至:zongxiangnews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