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与学术性的全日制研究生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无论是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在对论文抽检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更偏向实践性可行性。在职研究生需要通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去论证论文中提出方案的实践反馈,所以相对来说学术性的要求会略低些。这篇文章就在职研究生的抽检要求、抽检范围、抽检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描述。
抽检时间
在职硕士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原则上为上一学年度授予硕士学位的论文,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时隔两三年后被抽检的情况存在。集中抽取时间为年7月中旬。
抽检比例
在职研究生统一纳入论文抽检比例中,整体要求在5%左右。
抽检方式
一般情况下,在职硕士论文采用一般抽检和重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一般抽检就是上述所说的整体抽检概率,要求在5%左右。
(二)重点抽检概率高达%,主要包括以下情形:新增学位点自首次授予学位起三年内、抽检出现问题学位点连续三年内、同一导师同年度指导四位及以上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获得硕士学位者、延期超过一年以上(不含一年)获得硕士学位者、硕士留学生,以及其他需重点监测情况等,以上重点抽检比例提高至10%左右。
(三)对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导师所指导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连续三年内全部抽检;申请保密的在职硕士论文解密后一年内全部抽检。
抽检论文来源
经常会有学生问我,抽检的论文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实际上就是抽检你最终提交的论文终稿,学校设有专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而评审专家会专门从里面调取,对于抽检到的论文会要求学校匿名提交。因此,也不会看见你的个人简介这些信息,
报送材料说明如下:
(1)“汇总表”电子版格式为Excel格式,按要求填写表格,不能留空;
(2)《抽检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格式为word格式(后缀名为“doc”,不能为“docx”)或pdf格式,学位论文命名为“45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LW”或“45_专业学位领域代码_学号_LW”(按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授学位的或学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授学位的,“二级学科/专业学位领域代码”填“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0”;要用下横线“_”,不是中横线“-”);
评议要素
按照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别制定在职硕士论文评议要素,包括论文创新性、论文学术性、论文查重、论文格式。细节要求可私信咨询。
评价方法
每篇抽检的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专家按照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对论文提出评议意见。
结果认定
3位专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再送2位同行专家进行复评。2位复评专家中有1位以上(含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结果反馈
专家评议意见由市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向学位授予单位反馈,同时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结果使用
(一)在职硕士论文的抽检数据、抽检结果、专家评议意见等在全市范围内以适当方式公开。
(二)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质量约谈。对抽检结果较差的单位或学位点,采用追踪抽检(如加大抽检的数量)和专项追踪检查等方式进行处理。
(三)在职硕士论文的抽检结果将作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指标。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点,依据有关程序,责令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学位授权。
(四)学位授予单位应将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议意见,作为本单位导师招生资格确定、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抽检不合格的学生学校会给予限期整改,态度上放端正些,对比抽检专家的要求以及论文抽检要求一对一调整基本就能避免毕业证、学位证被吊销的情况。如果想要知道自己写的论文是否符合论文抽检要求,可私信一对一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