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
栏目|研究生招生
不知道为何,可能是部分网友为了吸引注意力,故意夸大其词吧,也可能是以偏概全,把本来的事实理解错了,他们说年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招生将“缩招”。
冷丝仔细梳理了一下有关“缩招”说法的大致来龙去脉,感觉这种说法太不靠谱。
所谓的研究生“缩招”,起初是因为部分名校官宣招生简章,其中有关招生计划的内容有变化,部分专业取消招生,还有部分专业减少招生人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预报名工作开展,又有部分名校官宣部分专业缩招招生人数的信息。
在这样的信息累积到一定的时候,一些网友开始猜测,这种“缩招”的情形应该是很多高校年招生的共同特点。
至此,有关研究生“缩招”的说法在8月底和9月初形成了。
但是,很多网友不注意的是,在部分名校官宣部分专业缩招研究生招生计划时,更多的名校在官宣招生简章时宣布扩招计划,而这些高校的数量远超过官宣部分专业“缩招”的高校。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年新的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部分专业直接取消或者更换名称,这也导致部分高校将一些专业的招生计划挪至其他专业,同时,所谓的“缩招”仅限制于极个别专业,而不是普遍性铺开。
当扩招的名校数量远远超过所谓“缩招”高校的数量时,我们还能够就此判定年全国研究生“缩招”这样的结论吗?
很多人还不太注意的重要信息,自到年,很多省属高校获批硕士点,这类高校的数量特别大,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若干所高校新获批硕士点的招生权,全国范围内累积叠加,这个数量确实够大的了。
因为部分高校新增硕士点,以各个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单位,管理者会在内部进行协调,部分高校过去招生指标比较多,可能要挪移一部分指标给新获批的硕士点。
然而,目前的事实是,给予新获批硕士点更多招生指标是大的政策方向,相比较挪移的指标,扩招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
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自年到今年的多次公开场合的正式发言来看,未来的研究生招生趋势依然是“扩招”。
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扩招”也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鉴于申请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数量急剧下滑的趋势,国内硕士研究生招生压力持续加重,国家层面早就开始了对部分省属院校审核硕士点申请的审批,也加快了这一行动步伐。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每年均有大量高校新获批硕士点,很多高校还是首次获批硕士点。
加之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继续升学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需要,也是数不清的家庭的需要,当国家和家庭需要重叠时,研究生“扩招”是必然的趋势。
总之,我们过早下结论说“缩招”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误导舆论的,徒增社会各界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