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研究生,想要毕业,论文是一个必须要跨越的关口。你就是其他的方面再优秀,没有一篇代表你的学术水平的论文,那么你是不允许毕业的。
而就是你的毕业论文通过了,还要接受教育部的审查,并且发布到网络上,接受更多眼睛的审阅。
毕业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拿出全身本领来做的。你不但要做好,还要做精,有观点,有创意,有深度,有厚度,有价值。
正是因为它对学生的要求高,所以许多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就开始着手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就期望能在毕业之前,拿出一份够分量,能代表自己科研水平的论文来。
尽管本科生也要写毕业论文,但是那个要求是不一样的,毕竟本科生的培养,核心不在科研上,所以对于本科生的论文要求也就没有研究生这么高。
而研究生要想做好研究,就必须要有导师指导,有项目研究,有科学培养,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也才能写出质量过硬的论文来。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导师。一个研究生,如果他的导师认真负责,那么他受伤的研究生就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和培养,学术水平也不会低。
3月18日,一位女生的母亲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帖子把矛头直指向女儿的导师,话里话外都是对导师的不满,她写道——
明天女儿的论文就要进行初辩了,老师打电话来要她们今天先去过一下。从下午2:30到晚上8:30,整整6个小时,听说都在全方位挨骂。
导师说:“不要坐在我边上,滚到对面沙发上去坐。”
“你就不应该读研,你读研究是过来害人,不知道你是怎样考上研的。”
“带你们这种学生我都要折寿。”
“你们以后出去当法官,都是对法律的亵渎。”
……
我几乎不敢相信,一个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就是这样对待学生的,这是颠覆了我对大学老师崇拜的认知。现在的导师都是这样对待学生的吗?
站在我们的角度上,自己的孩子都舍不得吗?这个老师,哪里有一点涵养呢?这样的话都能骂得出来,他的素质在哪里呢?老师对待学生不都应该和风细雨的吗?这样的话多伤人自尊啊,有一点对学生的尊重呢?不是说,尸身应该是平等的吗?你是教授诶,也要注意一点形象。
但是,这只是我们作为一名家长的想法,网友们却大多对教授的做法持着肯定的态度,他们说——
“如果有一天老师对你不理不问,那是真的放弃了;相反对你“忍不住”去“骂”,那是因为觉得你本可以做的更好,而你却....;这其实是导师“恨铁不成钢”的闹心。”
“我觉得骂是好的。恨铁不成钢。不够资格直接不让你毕业才是狠的。”
“遇到差生确实折寿!而且若论文被教育部抽检不过的话,老师三年不能招生,这样还损财呢!心疼娃,自己领回去改去。那天我骂了一小时…连个打印稿都不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