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丝小伙伴的职业规划案例分析,他跟我说道:
“我今年25岁,男生。某师范大学硕士,今年夏天毕业,文科教学方向。目前已在南方某二线城市郊区的一个初中跟岗实习。以后如果正式工作,转正之后,当班主任加公积金可以拿到年薪15万多。当地房价左右。
这边富人较多,班主任需要看早读,且时间很早,初一、初二7:10前就要到教室,初三6:40前就要到。由此就造成择偶竞争较大、起床时间过早(初一,初二6:30,初三6点)两个问题。
我是异地(非本省)农村家庭,父母只有基础的农保和社保,到我买房时也资助不了多少钱。但两年内贷款买一个90平米左右的房子,也勉强可以。
现在招聘季未过,本省另一个二线城市才开始招聘。当地房价与此地近似,上下。转正当班主任,到手加公积金有20~21万。
这个二线城市我的目标城区里,富人较少。早读时间晚,班主任只要7:40前到即可。整体氛围比较轻松(我当前所在郊区的教育氛围也不算内卷)。因此,性价比较高。
想问一下,我要继续去考这个城市的编制吗?
另外,我也有做副业的规划,当初之所以不考虑高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高中作息比较累,我身体不是很好,吃不消;二是高中课程安排比较满,我的空闲时间不足以支撑我的副业规划。于是选择了初中。感觉第二个城市更适合我前期积累资金,再谋求创业发展。
我身体不太好,主要是肠胃有胀气的顽疾。目前暂坐座位最后一排。但下学期就要更换,并且本学校办公室(如果不考到另外一个城市,而是留在该校)的座位是按科组安排。我还是存在一定焦虑情绪。
不知道届时我该如何开口和科组长或者校领导讲明我的情况?”
今天,我就借回复这位小伙伴的机会,跟大家说一些我的观点和思路,供其他类似处境的小伙伴们参考。
首先,你那个肠胃胀气问题,不管去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都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少吃豆制品,多吃粗粮、粗纤维的蔬菜(比如莴苣、竹笋、荠菜等等),利用工作之余多去运动,慢慢总会改善的,这个不会对工作造成什么太恶劣的影响。
还是之前跟你讲过的策略,有条件的话,尽量主动私下跟领导沟通,去申请办公室里位置很靠后的办公桌,总之就是尽量保证你后面没有其他人就行。
你提到的这两所中学,我推测应该都是寄宿制私立学校吧?
我根据你个人的各方面情况来推测,也是觉得你提到的第二所学校更适合你。假如有选择余地的话,那么还是优先选择第二所学校吧。
因为客观的来说,原生家庭较为富裕的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一般来说会比较大,对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
原生家境一般的学生,管理难度还是相对低一些,一个“严”字可能就能拿下大多数学生(但肯定不绝对)。你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这对刚步入教师行业的你来说,还是相对来说友好的。
刚工作的年轻人,只要是做与原来所学专业高度相关的一线技术岗,我一般都是建议前期尽全力先把主业做好,尽可能少分心做别的。
当然,凡事无绝对,如果你愿意吃苦下功夫,能把零碎时间管理利用好,也可以双管齐下的。但实话说,刚工作的人,99%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也就是说,其实选择这两份工作时,工作忙不忙,是否有时间做副业,这个不应该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还是之前讲过很多次的那句话,用心点的,最多完整的两轮(6年)就干明白教师这个岗位了,不需要很久。
6年以后,如果你还有追求,其实就需要涉及到二次择业和转型了,肯定是要另辟蹊径的。这个道理我也曾经讲过很多次。
对于你的个人情况来说,我现在就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如果你想出人头地、改变命运、提升阶层的话,最终的职业方向一定是自主创业,肯定没有第二个答案。
最晚在6年之后,就得开始张罗这个事,没到6年之前,也可以提前考虑和布局未来创业的事。
尤其是你要打算定居二线城市,买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想拥有幸福的婚姻家庭,那更是要自主创业了,真没有别的路可走。
打工的话,职业上升空间极其有限,到了40岁之后,体力就会慢慢跟不上,在技术岗位上的价值,会明显低于刚毕业几年的年轻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到40岁的时候,还是仅仅只会讲个初中XX课,那么你的价值对学校而言是较低的。
并且,未来体制内的很多制度也会有较大的变革,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要求,甚至教师编制以后都不再是终身制了。
总之,也不用有太多的顾虑,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持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最靠谱、最保险的办法。
千万不要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一个编制上,更不能进入公立学校就躺平。只有更高的认知水平,更强的综合能力,才是未来的安身立命之本。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