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什么差别4张图,解释得很

诚言呈语

这些年,不光是参加高考的人数在增多,每年考研的人数更是在逐年大幅递增。

看上去,如今大学生的深造热情已经基本上快拉满了。

当然了,在茫茫多的考研大军中,大伙的目的也都不尽相同。

有热爱专业,希望深入研究的;有不愿工作,想再当几年学生的;有想借考研转专业,追逐自己梦想的,也有重在参与,只为了当个“气氛组”的。

不过,考研和考大学,从备考到学业再到生活,几乎就是两码事。

不夸张地说,从大学生到研究生的变化,完全不亚于从高中到大学的变化。

01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区别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生活作息上来说。

在大学里,大学生的作息跨度是真的大,有熄了灯就睡觉的,也有熄了灯才开始夜生活的。

不过无论选择了哪种作息,至少说明在大学时候的基本负荷不算太高,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还算是充裕的。

只要不是什么活动都参加,哪个竞赛都要上,大多数专业的同学都有摸鱼的空间存在。

(你猜我说的少数专业是什么专业)

但是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因为你不仅可能睡不好觉,还没多少假期,不仅从学习到课题项目都更难,还不一定能毕得了业。

至于原因,这事还得从你的学习任务上开始说起。

在课程上,绝大多数研究生阶段的课程都不如本科时多,所以这对本科时只想做实验,不想上课的同学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不怎么好的消息是,课虽然少了,但是作业可能会相当多,而且ppt汇报也是经常有。

本来就忙得够呛了,结果导师还时不时地给安排个科研项目,以至于有些同学都感觉上课,才是真正的放松。

所以想像本科时下了课就在宿舍里“葛优躺”,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另外,在没课的时间里,日子过得也不轻松。

因为得去办公室里打卡看文献,或者是去实验室里做实验,几乎每一天都是在导师的眼皮子底下过日子。

所以一段时间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动手做科研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但时间是真的没了。

那么这么“熬”下来,钱没挣到,事没少做,读研究竟图个什么呢?

图的是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平台,和更好的自己。

02研究生,为什么值得一考

从学业的角度来讲,研究生阶段的针对性比本科阶段更强。

也就是说,学成后,你能解决的问题范围更广、内容更具体,而且更有可行性。

这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太大不了的,但是别忘了,学习知识最实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某个高技术壁垒的攻坚项目需要有人来解决,但本科生可能压根就没听说过这回事,那就只能找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来解决。

这就体现出解决问题能力的稀缺性了,而稀缺性所对应的,就是更高的附加值。

所以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文艺一点叫作价值变现,说通俗一点,就是可以找个起点更高的平台,找份待遇更好的工作。

这不是随意揣测。

因为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薪资待遇对比上来看,研究生的起薪比本科生普遍要高出不少。

而且这还只是起薪,再对应到二者选择的企业层次不同,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异。

这个差异有多大呢,这么说吧,有可能一些人的天花板,才刚到别人的腰那里。

所以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去读,这个问题可能不难回答。

当然了,考研的好处并不局限于纸面上那些直观的数据对比。

因为考研带来的社交变化、圈层变化、生活变化,是不太容易量化,也不容易描述的。

不过在逻辑上我们显然可以想到的是,能在大学里挡住各种诱惑继续努力读书的人,本身就是自律的。

而当一群自律的人在研究生阶段“扎堆”了之后,那种相互激励的效果,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而且,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也大概率是你未来的圈子和人脉。

这种高质量的人际关系网,即便无法直接对你产生破茧成蝶的作用,也至少会拉高自己未来的下限,给自己铺上足够高的“安全垫”。

03尾声

需要说明的是,读研虽然有诸多好处,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大方向,未必能涵盖到所有的专业。

而且读研的专业不同,所面临的情况差异也很大。

但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读研的过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变的,那就是自己未来的价值,锚定的永远是自己所具备的知识。

当然了,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听了学长学姐说“研究生轻松”的“忽悠”后,无数次想“退学”。

但这就像是高中老师告诉我们“考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是一样的,虽然看上去是围城,但这种阶段性目标的达成,终归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