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来,监管部门连续三次表达对医疗反腐的决心,国内医药反腐风暴再次升级。据上游新闻统计发现,截至8月15日,今年全国至少已有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
从查获的金额来看,触目惊心,一个小院长敢收万的回扣,而设备成本才万;一个院长敢收套房子,也是震碎我的三观了。
一边是院长、书记、主任们,工资高,灰色收入高,一边是普通小医生汤都喝不到,湘雅的九医生就把一个霸道的主任直接实名举报了。
一线医生的待遇水平从调查结果来看,人均年薪7.9万,而工作强度是相当大的,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是正常状态,还不要说三天安排一次值班,想休假,休想!一个挂号费也就10块,检查费十几块,想想一个维修电视的工人,打开电视检查一下,开机费50,这么看医生的收入真不如普通工人。本地贴瓷砖的手艺人,不上夜班,一年干半年,收入也在20万起步了,医生基本是当年高考的高分人员,而成才最少八年,才能成为住院医,一个月几千块,想想也确实是斯文扫地了。
一个从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要经过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阶段才能一步一步晋升成为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一位医生介绍,硕士规培属于最底层,干着最繁琐的工作,可能每个月到手工资只有元。
一个主任说:“医生就是要熬,熬到35岁~40岁,才有出头之日。各方面的经济实力才能够提升,时间成本太高了。”
另一个医生讲道:“就拿同龄人来说,能做医生的一般都是学习较好的人,别的行业从业者有些在30岁左右已经有车有房,成为人生赢家了,但我们还在靠‘情怀’支撑。对于医生而言,25岁~30岁是人生最艰难的五年。”
那么成为医生到底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你还敢不敢让自己孩子学医呢?
优势:
人道主义使命感:学医的人通常怀揣着对人类健康的使命感,他们渴望通过医疗实践来减轻病痛,挽救生命,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人道主义的使命感是学医最可贵的优势之一。职业稳定性:医疗是一个持续且必需的行业,人们总是需要医疗保健服务。因此,从长远来看,医生的职业稳定性较高,不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社会地位和尊重:医生在社会中通常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尊重。人们尊重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和社会贡献者。薪资和收入:医生通常拥有较高的薪资水平,尤其是在专业经验积累后。医疗领域的复杂性和责任感,使得医生的薪酬在许多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和演变,这意味着医生需要持续学习,紧跟医学科技的最新进展。这也使得医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劣势:
漫长的学习期:成为一名医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通常需要本科医学专业学位,然后还要进行医学研究生阶段的培训,这可能需要7年甚至更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医生的工作往往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压力,尤其是在急诊和手术等环境中。处理生死关头的决策和紧张的工作环境可能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小时:医生经常需要超过常规工作时间工作,尤其是在值班、加班和紧急情况下。这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风险和责任:医生的工作涉及到诊断和治疗患者,因此他们必须承担治疗失败或意外并发症等风险。这种责任可能会对医生的精神和情绪造成影响。医疗体系的挑战:医生可能会面临医疗体系内部的挑战,如病人过多、医疗资源不足、保险问题等。这可能会影响医生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医作为一门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虽然学医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高度的责任感,但同时也带来了人道主义使命感、职业稳定性、社会尊重以及相对较高的薪酬等多重优势。无论选择与否,学医都需要深思熟虑,考虑个人兴趣、适应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真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