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对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高校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对查实的应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这次抽检很明显,是要重点打击本科毕业论文代写、抄袭、造假的行为。本科毕业论文往往都是学校内部自己审核,很难避免内部玩忽职守,对代写、抄袭、造假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次办法的提出可以说是教育体系内最为严厉的惩处措施,称其为“最严令”也不为过。此次颁布的办法指向了学校和学生两个端口,对于他们分别意味着什么?对于学生来说“第四章第十二条(四)对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高校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对查实的应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大学四年以往逃课、挂科、抄袭也能获得毕业证、学位证。但是此办法一出,无疑给那些想“混”过大学四年的人来说造成巨大压力,即便论文侥幸通过,也会面临着日后被抽检的可能。所有这就倒逼着学生要重视论文写作,注重学术训练,遵循学术规范,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在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等方面做好准备。对于学校来说第十二条本科毕业论文抽检结果的使用。(二)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毕业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本省域内予以通报,减少其招生计划,并进行质量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高校应对有关部门、学院和个人的人才培养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调查,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追责。(三)对连续3年抽检存在问题较多的本科专业,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视为不能保证培养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其暂停招生,或由省级学位委员会撤销其学士学位授权点。(五)抽检结果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以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几条规定意味着如果发现问题,那么将对学校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惩罚,减少招生计划、暂停招生、暂停学士学位授权点、教育资源配置(说白了就是拨款给钱),这些都是要学校命的操作。那么就意味着各大高校必须严格重视这一点,严厉打击本科毕业论文的抄袭买卖代写造假等行为,同时将大幅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评议要求。按这一趋势,估计本科毕业论文恐怕将会在未来引入和硕士毕业论文一样的外审与盲审制度,即使教育部没有要求必须要外审与盲审,但各个学校为了避免出现问题论文,怕是会在评议阶段就会设置外审与盲审环节。此次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本科办学导向一次真正的转向。“严进严出”取代“严进宽出”我国本科教育一直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严进宽出”。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在“无论如何都可以顺利毕业”的社会气氛下,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看遍了世间的繁华,却把最根本的学习忘记了,脱离了作为学生的实际义务。这样的政策出台后,毫无疑问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部分学生仅想通过拼凑抄袭而所谓混得学位的做法,这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肃清学术圈乱象回头梳理近些年的硕博论文抄袭、造假等案例,就能发现这种现象也与本科阶段的“严进宽出”不无关系。不重学术素养、学术规范的价值引导,而仅将毕业论文或设计视为过关的通行证,使论文的工具性超越了价值性,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到更高的学习阶段,由于从本科阶段就没有树立起对学术规范的敬畏,抄袭、篡改等现象便随之引发。再奉劝各位本科生同学们好好学习好好提升论文质量的同时,告诫各位本科生同学朋友,本科毕业论文不要找代写,不要去买卖,也不要造假。本科院校会知道自己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能力,为应对教育部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肯定会强化大家的论文写作学习与训练,你只要认真对待,本科毕业论文成功通过评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