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一万还屈才,学生我是985硕士研究生

大学生找工作这个话题是社会上从未间断过的。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毕业生,大学生只要一踏进社会就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找工作。而有趣的是相对这么庞大的学生群体找工作的现状,企业居然还在为招不到员工头疼不已。一边是学生大面积的找工作,一边是企业普遍的缺人。这么明显的供需关系不仅不能成立,还让两个主体走向了极端,让人不禁愕然。其实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不管是生产还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肯定的。所以他们招工的原则就是只要符合条件他们就会考虑接纳。那么学生找工作又是抱着什么心态呢?这一点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简单概括就是眼高手低。大学生是被社会贴上高学历标签的人才。但是同样接受的是高等教育的他们也是有着明显等级划分的,从大专到三本、二本、一本,一本里面还有重点。这每一个等级都代表了他们在社会上所对应的阶层,每一个阶层都有相对应的待遇和发展。这是社会对他们做出的划分。但是是不是所有等级内的大学生都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呢?这一点很难去保证,因为在大学校园里混学历的大学生太多了,毕业以后他们凭着“等级证明”就想把理想的工作轻轻松松收入囊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张“等级证明”在手,他们又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做一些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所以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难。而且就算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高学历加高实力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进入这样的误区。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了企业对人才的一切要求,企业就该给他们应该有的待遇!月薪一万相比别人来说肯定足够,可是自己是名校毕业,又是硕士研究生,月薪一万怎么算都觉得太“屈才”了。很多大学生对一份工作满意与否,决定首先在于自己可以拿到的工资,而对企业对人才的满不满意看的却是能力。虽然能力与回报可以划上等号,但是这个等式是需要时间去成立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与其浪费时间强求一个不太可能的要求,不如给自己和企业一点时间,看这个等式是否能建立成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