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周末分享吧#都说学医不错,是一个长效的铁饭碗工作,尽管现在医生的编制也在逐渐取消,但是只要有实力,看病能力强,医院招聘你,所以近几年的医学类专业分数依然不减,很多二本医学院的录分都可以上普通大学了,不过看到很多医学毕业生找的工作,还是觉得学医不值得。
尤其是医生的编制问题,尽管都说编制不重要,医院上班,没有编制,心里多少有很多的失落,编制重要吗?对于很多学了七八年医学的毕业生来说,编制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现在医学医院工作只是个“编外”身份,辛辛苦苦七八年,却连个编制都捞不上,值得吗?
医院招聘除了博士生有编制,本科生和护士都是没有编制的,就连研究生都没有编制。
但是编外人员和编内人员的招聘流程却是一模一样的,什么初审,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一样都不少,对没有编制的人来说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啊?不知道他们自己会不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在医院有编制和编外人员的福利待遇是不一样的,可是既然选择了医学,也是没有办法吧,总之,医院医生的收入还是不错的。
你会因为收入的原因辞去国企在编制的工作而去应聘没有编制的国企工作吗?相信很多大学毕业生拼命考进体制内,还是求得一个编制,医院上班没有编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空落落的。
尤其是很多说是医学生,还拿着备案制,甚至还是人事代理,虽说都是医师,收入不受影响,但是肯定有编制好啊!医院有30-40多个临床硕士研究生,是属备案制,就是编外的,与编内的人员收入差不多,3或5年签一次备案合同。
如果说全部取消编制改合同制,大家都公平了也好说,所以有人建议医疗和教育系统就应该要同工同酬并结合按劳分配的原则,统一用工模式,统一社会保险,是社会公平公正的表现。
更进一步说,将来普通公务员也会出现不给编制的工作人员,地方国企早就基本没有编制了,央企二级公司以上单位保留极少编制,下属单位几乎都没有编制。改革多年了,慢慢就适应没有编制的工作了。
编制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还死抱着不放,薪金水平按市场调节就可以。可以用长聘替代所谓的编制。比如教师医生之类,第一次聘一年试用,一年后双方都没问题聘三年,再没问题聘5年;再没问题就是长期聘用(没有法定事由不得无故解聘);单位可以清楚了解员工状况,避免进得来出不去。
医院获得一纸编制难度的确很大,有一位家长说,我家儿子明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了,想进个三乙都很难,别说编制了!女儿高考也想学医,打死我都不愿意。我对女儿说:你这高考成绩选个好专业不香吗?救死扶伤的理想很美好,但就业现实很残酷!
所以说,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是医院最为重要的成员,医生和护士就必须有编制,但行政后勤必须划定比例严格控制人数,有编制是安稳的象征,如果医生和护士没有了编制就像无根的浮萍,结果只会拼命搞钱,哪里钱多往哪搞,医院根本留不住人才,医院开的工资更高,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