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作人#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的浙大学霸竟然放弃读博机会,
转行跑去买面包?
为何要选择这个跟医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
面包对他的吸引就那么大吗?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拓展知识点,百度一下“浙大黄晓斌”获取更多关联信息。
多年前,黄晓斌以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连读硕士,还凭借优秀的硕士论文被推荐出国读博,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也非常符合父母对他的期望。
然而就在黄晓斌为出国积极备考时,一部纪录片却悄然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部纪录片叫做《保罗教你做面包》,里面那些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的糕点,深深吸引了黄晓斌的内心,他不仅产生了自己动手做面包的冲动,甚至还诞生了以此为业的大胆想法,但是自己有没有这个天赋呢?
黄晓斌根据纪录片里的讲解买来了材料自己尝试,该说学霸真是学什么都快,他做出来的面包很快就得到了室友们的一致称赞,但是一段时间后室友们逐渐发现了不对,怎么黄晓斌成天都在做面包呢?他不是在准备英语考试么?
面对室友的不解,黄晓斌也坦率说出了真实的想法,他其实也很矛盾,一方面非常很想遵循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辜负父母的期待,就这样在踌躇之中,父母刚好来学校看他了。
黄晓斌知道,如果现在不大胆说出来,将来可能就会永远和梦想失之交臂,于是他趁着和父母单独相处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毫无疑问,父母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本硕连读的儿子竟然要放弃读博跑去做面包?这孩子在想什么?且不说七年苦读全部打水漂,就算真的不想出国,医院不也胜过做面包?
对此从小都听父母话的黄晓斌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定,或者说固执,双方一时争执不下,最终这场难得的出游只能因巨大的分歧不欢而散。
接下来黄晓斌面对的便是来自身边几乎所有人的阻力:父母、亲戚、老师、朋友,没有人能理解他对面包突如其来的兴趣,甚至觉得他是三分钟热度,只有黄晓斌自己清楚,学医,不是自己的志向,做面包,才是他真正想要为之奋斗的方向。年,黄晓斌从浙大顺利毕业,但他没有直接去开店做面包,因为和家里人闹得不快,他必须优先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经济独立,然后才是谈梦想。
于是浙江一所普通工厂里就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工厂负责人瞪着研究生的学历的简历哑口无言,纵观整个管理层和研发团队都没有这么高的学历,难道时代真的变了么?
黄晓斌倒是没有任何屈才的想法,他只是每天按时按量地完成工作,并把攒下来的工资大部分都存起来,同时看到儿子这么辛苦打拼,黄晓斌的父母也逐渐动摇了当初的反对,他们开始支持儿子去创业,于是黄晓斌在个人积蓄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父母的经济支持,年,黄晓斌租下一间20平的店面,为自己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创业初期,黄晓斌不断打磨自己的手艺,做面包的技术越来越好,然而刚开张的半年可能是由于经验不足,面包店一直在亏损,所幸他没有放弃,学校的同学也以股东的身份一直在帮助他周转,终于熬到了年,店面生意开始出现好转,加上黄晓斌以学霸思维搭上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车,这家小小的店面终于成为了一家货真价实且知识量满满的网红店。截至今年,黄晓斌已经开始筹备开分店的事宜,可见曾经的疫情并未对营收造成太大的冲击。
黄晓斌的故事引发了很多人的深思,站在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待这样一个天秤上,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如果你是黄晓斌,你会坚持去做面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