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校医学生仅两成到岗实习,很多人表示以后都不当医生引起了热论,令无数人对中国医学的未来感到焦虑,更让从医者们倍感无力。
“我们以后不当医生”
北京某名牌高校在一次临床实习中,一名带教老师发文表示“昨日一组9人只来人,问其他人何故缺席?学生轻松答:不想来!后经过一番好说歹说来了七人,其中有三人跟着我,一男两女,套近乎问道学生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两个女孩子回答:我们以后都不当医生,一时之间,我竟无言以对。”
后面又采访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的一些朋友、询问了临床本科生的一些实习情况,突然倍感担忧。
很多医学生表示“实习没意义”
医院带教老师的介绍,目前的情况比想象中要严重很多,暂且不论以后不想做医生的实习生不谈,就算以后打算继续从事医学工作的学生也很少来,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未来不是想考研就是考公、考编制,实习这一年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走个过场为了拿到学位证而已。实习出来还要面临三年的规培,才能正式踏上从医这条路。
很多未来想从医的学生也表示:实习只是打杂而已,学不到什么东西,真正能学到东西的阶段都在规培期间,医院老师都不明说,但却早已意会的一种默契。
每年学校毕业的医学生,仅有不到两成人员选择从医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这十年中,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毕业人数为41万名,7年制硕士41万人,合计共47万,但在这期间,中国注册的医生仅增加了75.2万人,增幅15.9%,不到毕业人数的两成到岗人数。
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再当医生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师希望子女报考医学专业的意愿普遍较低,在年不希望子女报考医学院从医的毕业高达78.01%,比例最低的年也有45%。
什么原因让当代医学生对从事医学行业热衷度变低?
据调查,其中执业环境变差,医闹频繁、超负荷工作;执业起步薪酬低、医路漫漫成才难;学历要求高、高不成低不就这三大原因成为了医学生,不想当医生或者说放弃从医之路的主要原因。
高学历无法接受低收入!自嘲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最近,像这样的“孔乙己文学”登上热搜,阅读量数亿次。在鲁迅笔下,孔乙己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酒肴、心高气傲脱不下长衫,成了一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孔乙己”这个知识分子形象,恰好“击中”了一些当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痛处。
对于医学生而言,他们用最高的录取标准,最长时间的学习阶段,最后却要成为低收入人群的一分子,他们接受不了现实,很多人说医生是越老越吃香,但是又有多少医学生最终能坚持做一辈子医生呢?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医,即使成绩差在本省考不上高中也适合?
第一类:出生在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学医有较大兴趣,只是比较调皮,在中考中没有考上高中,但是依然希望能够通过学医取得医学考证学历,来为未来从业方向做铺垫。
第二类:家里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身边也有亲戚朋友在医学领域有不错的发展,虽然孩子中考没有考上高中,但是还是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成为一名医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为未来从医铺路
如果说你的孩子属于以上两种类型,那么你即使成绩差,在就业阶段领先了同龄从一大截了,为什么这么说?对于当代医学生而言,最残酷的事情就是低学历找不到工作,即使考上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依然缺乏家庭背景的就业支持,而对于以上两类孩子来说,他们有家庭给予到的就业支持,只需要取得一个全日制医学大专学历,考到执业医师证,他们就能够享受到父辈们辛苦打拼下来的成果,子承父业接管家里的口腔诊所、医院,或者说进入到父辈们的工作单位安排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如果你的孩子目前属于以止两类情况,想学医又成绩差不知道如何实现医学升学之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