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暮沐教育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规培又3年,算起来整整14年,这就是一个医生的培养成本。
可与这个成本不相符的是,他们毕业之后那堪称是艰难求职局面,其中本科自不必说,最后能真正成为医生的寥寥无几,也就硕士和博士尚有希望。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
医院为招医生抢破头,为啥医学生毕业却还是难找工作?原因很真实
就我国当下社会现状来说,医院对于医学人才的需求无疑是非常之大的,其背后的原因出于两个方面。
一是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二是医学生堪称庞大的培养成本,在两者共同的作用下,医院的医生一直供不应求,某些时候你医院为了争夺人才打破头的“奇景”。
只不过,话虽如此,这却似乎又与文首所说的,医学生难找工作的事实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是哪段出现问题了吗?却也并非如此,毕竟当下的医学生就业市场确实就是这般“人格分裂”。
医院,医院,招聘信息有时候放出个把个月都没人理睬,冷清的几乎可以架个盆子抓鸟,而类医院,却时常都是院方连自己需要哪方面的人还没搞清楚,就有一堆人门外候着。
至于这种恍若“精神分裂”的情况为何会产生,原因实际上也很简单。
首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国社会各地区现下巨大的发展差异。众所周知,我国现下的发展中心是各类城市,他们本身就是各类资源的集中地,一个“超级城市”,有时候能直接“吸干”一个省份。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发展中心”的福利、职业前途、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实质上都要远远超过其它“不值一提”的小地方。
对于急于求职的医学生来说,自然也是这类大城市更有吸引力,因此也都更加医院找工作,即便不说%,七成也是有的。
反应到求职上,医院没人去,大医院争破头也进不去,给自己造成了一个医学生找工作难的错觉。
除此之外,同样还有一个相对来说也比较重要的原因,即:医院资源太少,医院一样对医学生形成“虹吸作用”。
这个原因说白了也很好理解,不外乎就是小地方给的好处没到位。医院入职各项福利齐全,有安家费,有好设备,赚得多,还容易出科研成果方便晋升职称。
医院,提供给医生的基本上就只有“劳动”,两两相较之下,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学成的医学生,又如何才医院跑。
更别说在群众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迷信权威”的思潮,医院就是什么都好,哪怕是看个头疼脑热,大医院开的药见效。
医院的生存处境,使他们陷入了没人来看病——赚不上多少钱——吸引不到人才——实力上不去——名声上不去——没人来看病的恶性循环,医院的真实处境。
说到底,当下的医学生之所以在花大把时间读书出来还很难找工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医院,医院,具体则如上文所言,很无奈,同样也很真实。
当然,要改变也很简单,只要把自身门槛降低,医院应聘即可。不过,同样可以预见的是,最先这么做的一批人,职业成就肯定不会太高,医院的限制,需要大批量的人才持续涌入,现状才会改变。
说在最后
医学生毕业难找工作这个问题,乍一去似乎是供大于求,可实际上却是医疗行业发展畸形所致,要改变终究还是只能让国家出手。
自然,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学医的同学们现下好好精进自己的技艺才是正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名“造假医学教授”被取消职称,高者已是主任,网友: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