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学历的国家,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的毕业生依然非常抢手,企业会主动向学生伸出橄榄枝,亲自组队到学校招人,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只能被左挑右选。
但在很多用人单位眼里,名校毕业生专指本科学历是、大学的毕业生,“双非”院校和专科学校考上来的硕士、博士不再其列,他们享受不了求职时的优先待遇,因为他们的“第一学历”太差了。
一位自称是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感慨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的迷信太重。
据这位网友的自我介绍,他当年高考成绩是分,没有到本科线,读了一个专科学校,后来通过“专升本”,考上了河南的一所二本院校,接着又通过考研,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的材料科学研究生,之后通过导师的推荐,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本以为有了中科大博士研究生的证书,找工作可以轻轻松松,但毕业至今已经好几个月了,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那些他有意向的单位,都因为他的“第一学历”而把他筛选下去了。
面对这种局面,这位中科大博士深感疑惑:难不成我后来所有的努力都比不上高考一次考试吗?
此事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对用人单位迷信“第一学历”的做法不认可,表示不应该把“第一学历”看得太重,而应该看到年轻人的成长和逆袭。
有网友认为,本科学历确实很重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为高考相对是最公平最严格的,其他的水分比较大。
有网友表示,可能情况并非他说的那样,现实中“第一学历”差但逆袭成功的例子不少,关键还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他又没有在读研期间获得成绩和科研成果,这才是用人单位真正在乎的。
有网友则认为,这并不是“第一学历”的问题,也不是他自身的问题,而是人才过剩的问题,他的最好做法是把求职目标定低一些,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实力,然后再跳槽到好单位。
应该说,网友们的评论各有各的道理。
自从高考扩招、研究生扩招以来,学历的含金量降低是不争的事实,用人单位在大量的实践经验中,发现“第一学历”是、大学的求职者整体素质比较高,相比之下,本科学历是“双非”院校的硕士、博士的整体素质没那么稳定,所以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第一学历”是、大学的求职者。
不可否认,“第一学历”是“双非”院校甚至是专科学校的求职者中,不乏优秀的人才,只是概率相对低很多,现在人才过剩,求职者中“第一学历”是、大学的硕士、博士都排成长队,出于效率优先的原则,用人单位肯定会优先考虑“第一学历”是、大学的求职者。
不管怎么说,笔者认为能够从专科逆袭到C9博士,这样的人都是牛人,学习能力尤其是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是在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门槛也在提高,看重“第一学历”的情况客观存在。
但笔者始终相信,是金子始终会发光的,正如一些网友建议的那样,在暂时不被认可的情况下,不妨先放低姿态,到一些学历门槛相对没那么高的用人单位,通过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实力,做出成绩,到时自然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薪资和发展平台了。
你认同用人单位看重“第一学历”的做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猜你还想看:
老园长:坐得住不代表专注力强,四大影响因素,你的孩子缺哪个?数学老师:“数学好”的孩子,都有4个特征,家长越早重视越好妈妈每天陪儿子读史记,小男孩成为“孩子王”,连老师都羡慕爷爷佛系早教惹媳妇不满,入园后却专注力超群,老师都夸教得好儿子小学个子全班最矮,上初中后却长到cm,只因妈妈做对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