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网友谈及自己外甥硕士毕业两年,就失业两年。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高学历改变命运的时代过去,只是反映了部分年轻人不勤奋,不愿意用心工作。
工作靠学历,但更需要放下面子
谈到学历,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准备考研考博,不希望自己早早出来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学历太低,工作找不到对口的,只能做许多大众化的工作,与学历相比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不相称。
前段时间,有一份数据是关于清华、北大的学生本科毕业之后,大多是继续考研,很少有本科毕业找工作的。
也就是说,在高等学府中已经有一种氛围,就是学历不够、工作很难找到,即使能找工作,但上升空间都会受到限制,不如继续考个研究生。
自然而然地会形成,现代社会找工作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研究生、博士生。过去说大学生满街,现在学历再次被拔高。
但我们生活的社会仅仅是依靠学历来运转的吗?不是。高学历的背后,实际更多的是我们的面子思想。
我们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读过书就不能去做体力活,读了个大学就应该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也正是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吃苦受累,找不到工作也变得正常。
说起找工作,今年我也面临了这样的情况。某学校招聘书法老师,投了一份简历之后,也得到了回应。来来回回的信息沟通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学校原招聘的全职老师转换为兼职老师。对于我来说,全职、兼职也不是不可以,但因为距离较远,兼职就需要在学校周围再找住宿问题。这对于我来说,就不大方便。
说到这里,我也没有书法专业的学历,只是因为爱好书法,对书法上有一些心得和体会,也确实有过书法教学的经验。所以在应聘的时候,别人看了作品也觉得还行。
我们只要放下面子思想,在各个行业中也确实能找到解决生活困难的机会。
先就业再择业
过去我们毕业的时候,老师们也给我们提过这个想法。作为一个硕士毕业,做到这一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先就业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过惯了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去奔波劳累。只要吃得苦,自然就会有一番作为。
以前看了个故事,不知道真假,但给我们的警醒却是有的:一位老人与儿子生活,老人有退休金,儿子不去工作。为了让儿子走出去养活自己,从高楼上跳下来,不再让儿子啃老。
事情发生令人悲痛,教训也非常深切。
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缓和的方式帮助年轻人去就业。比如,父母不再为子女提供资助,减少相应的财务保证;要求子女每月缴纳一定的生活费用……
通过一些小技巧,是可以帮助年轻人行动起来,只要有那么一点压力,工作的事情就会很快解决。
结束语
学历并不是工作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努力、用心却是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